明末黑太子_第1533章:明令禁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33章:明令禁止 (第2/3页)

杂志。

    除了新鲜蔬菜可能不太够吃之外,粮食和肉食倒是完全不缺。

    过不了多久,就会有新一批的定居者前去那里度过下半生了。

    大明帝国人口近三十亿,按照千分之一的犯罪率计算,罪犯也高达三百万。

    尤其是蛀虫方面,连年高产,毫不夸张地说,包括亲戚、朋友、同僚在内,连根拔起的话,每年五十万打底。

    对于这些人,某皇帝是一点同情心都没有,哪怕还是个婴儿,只要是蛀虫的后代,也照样被发配!

    这些玩意长大了多半也是个祸害,有几个主动举报亲妈亲爹的?

    凡是利益均沾之人,只有主动举报,才能享受特赦的待遇。

    这些年某皇帝忙着打仗,也就没太管后方的事情,导致类似的事件愈演愈烈。

    随着前方的敌人越来越少,朱慈烺就可以收拾后院了。

    不管是啥样的害虫,它们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一八零零年,大明帝国的军费开支为七百三十亿元。

    这次大扫荡,光抄家抄出来的资金、贵金属及固定资产,总额便超过了两千亿元。

    从速度上来对比,抄家可是比印钱快多了,顺便还能清理队伍的同时,收获寻常百姓的支持,属于一石三鸟之计。

    蛀虫们知道自己的末日将至,也无路可逃,因为全世界范围内,可以让自己苟活下去的,也只有波斯与以色列了。

    除此之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收留他们,神圣罗马帝国就是前车之鉴。

    因为当年执意与大明帝国作对,高贵的哈布斯堡家族上下已经吃上了地道的黄河大鲤鱼了……

    大明帝国根本就没有飞往以色列的航线,与波斯的航线也早已关闭。

    未经允许,擅自飞往两个地方的飞机,都会被边境地区防空导弹给击落。

    到目前为止,部署在边境地区的防空部队与战斗机部队已经击落了至少二十七架有这种企图的飞机。

    非作战飞机时速再快,也没有导弹与战斗机快。

    对军方来说,收拾这种玩意堪称手到擒来。

    升空的战斗机不会直接开火,而是先用通讯频道对其进行警告。

    对方冥顽不灵,一意孤行的话,那就不需要对其过于客气了。

    如若目标被击落之后,乘客选择跳伞逃生,边防营还会派直升机前往事发地进行搜捕。

    跑路威尼斯、奥斯曼、瑞典、列支敦士登等国的嫌犯,都被对方立刻遣返回大明帝国了。

    哪怕是自诩为世界第二的法国,在自己有求于老朋友的情况下,路易十四也让

    明法两国的边境线接近上万公里,想要全线封锁是不可能的事情。

    要想做到尽善尽美,那就只能给巡逻队加派固定翼飞机与直升机。

    这时候西非红利就有奇效了,法国白人士兵不愿去的巡逻点,路易十四就让吃苦耐劳的黑人士兵长期驻扎。

    只要加入法军,就能享受法国公珉待遇,这让黑人们趋之若鹜,当兵更是可以省下一大笔日常开销。

    在草原南部边境地区,明军的巡逻队里也有一些表现优异的黑人的后代。

    不过他们早已不会说非洲部落话,都只会说明语以及常用法语。

    对双方的黑人士兵来说,哪怕驻防条件再恶劣,只要有编制,那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法国白人更愿意在新诺曼底(辽东)与新布列塔尼(山东)这两个沿海地区生活。

    新巴黎所在的中北地区也可以,西北只能算是勉强凑合,西域更是根本不想去。

    这就是人口少的好处,选择的余地就会更大。

    换成威尼斯这样的小国,住在那里都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黑水南岸的法国边境地区,当地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左右都是黑人。

    因为土地便宜,资源丰富,对黑人也不那么歧视,自然而然地成了黑人聚居区。

    路易十四也完全不用担心这一地区脱离法兰西帝国,加入明帝国。

    他非常清楚老朋友的德行,根本就不会接收如此之多的黑人。

    明帝国的黑人数量已经上亿了,而且基本够用了。

    更多的黑人对老朋友来说,只能算是名副其实的累赘而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