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_第一卷 群体心理 第一章 群体的一般特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卷 群体心理 第一章 群体的一般特征 (第1/3页)

    从心理学角度看群体的构成——大量的个人聚集并不足以建立一个群体——群体心理的特点——群体中个人固有的想法和感情的转变以及他们个性的消失——群体总是被无意识的因素所控制——大脑活动的消失和脊髓活动的得势——智力水平的降低和感情的完全变化——经过变化的感情,既可以对组成群体的个人感情更好,也可以更糟糕——群体既可以表现得勇敢、大无畏,亦可以犯罪。

    从普通的含义上说,“群体”这个词的意思是个人聚集在一起的团体,他们不分国籍、职业或是性别,也不论是什么原因将他们聚集在一起。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群体”的表达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之下,而且只能在那些特定的情况之下,一个群体表现出与这个群体中的个人所具有的完全不同的全新的特点。那个群体里面的所有人的情感和想法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他们那些有意识的个性消失了,一个集体的思维形成了。毫无疑问,它是暂时的,但是,它却非常清晰地呈现了确切的特点。这个集体走入了一种状态,在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的情况下,我会称它为有组织的群体,或是,用一种被认为是更合适的称谓,一个心理群体。它构成了一个单独的物质存在,并且受群体精神一致法则的约束。

    很显然,一群个人不经意地发现他们肩并肩地挨着,并不能说明他们已经拥有了一个有组织性的群体的特点。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一千个个人在没有任何确切目标的情况下,偶然在一个公共的地点聚集在一起,并不能算作一个群体。想要获得一个群体的特征,必须要让某些因素提前产生影响,我们还要对它们的性质进行判定。

    自觉的个性的消失,以及感情和想法向一个不同的方向的转变,是将要变成有组织性的群体的人表现出的首要特征,它并不总是需要一群个人同时出现在一个地点,在某种暴力情绪的影响下,例如一个国家事件,成千上万的孤立的个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偶然的机遇就足以让他们行动起来凝聚在一起,从而一次性获得群体行动的特征。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四五个人就能组成一个心理群体,这种现象在数千人偶然聚在一起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发生的。另一方面,一个国家,或许没有可见的人群凝聚,但仍旧可以在某些影响的作用下成为一个群体。

    一个心理群体一旦形成,它就会获得某些暂时的、却又确切的一般特征。除了这些一般的特征之外,它还有一些附带的特征,其具体表现会因组成群体的人而各有不同,有可能会改变它的精神结构。因此,对心理群体进行分类是一份简单的差事。当我们全身心致力于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一个异质的群体(即由完全不同的成分组成的群体)会表现出某些与同质群体(即由大致相同的成分,如宗教、等级或阶层组成的群体)相一致的特点,除了这些普遍的特点之外,还有一些自身的特征,使得这两种群体能够被区分开来。

    但是,当我们深入研究不同种类的群体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检验这些群体普遍具有的特点。我们应该像自然学家那样开始工作,他一开始会描述一个族系里所有成员都具有的普遍特点,接下来再研究那些令这个族系所涉及的种类之间区分开来的具体特点。

    用非常精确的话语去描述群体的思想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它的组织不仅有种族和构成上的不同,还会因为支配群体的刺激因素的性质和强度而有所不同。但是,对个人心理的研究呈现出了同等程度的困难。个人用一种一成不变的性格走完他的整个人生,这种现象只能在小说中看到。只有环境的一致性才能产生性格明显的一致性。我之前在其他著作中指出,所有的道德构成都包括,在突然的环境改变之下映现出来的性格的可能性。这解释了为什么法国议会中最为残暴的成员都是些谦和的公民,他们在平常的环境下,就是平和的司法人员或是道德高尚的地方官员。当暴风过去之后,他们就会重新变回正常的具有安静性格,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拿破仑在他们当中找到了最温顺的臣民。

    想要对群体实力强弱具有差异的组织程度进行全面的研究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应该更多地研究那些已经完成组织化阶段的群体。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能够看到群体能够变成什么样子,而不是看到它们是怎么的一成不变。只有在这种高级的组织阶段,才能发现某些叠加在种族不变的、占据统治地位的特征之上的全新的特点。此时,所有的感觉和思想所显示出的改变,就会表现出一个明确的方向。只有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在之前所提出的群体精神一致性的心理法则才会开始发挥作用。

    在群体的心理特点之中,有一些或许同孤立的个人展现出来的一样,而有一些是群体所特有的,因此只能在群体中看到。为了体现它们的重要性,首先,我们要研究这些特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