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_第三章 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 (第1/3页)

    1.群体的观念。基本观念和次要观念——彼此相矛盾的观念为何能同时存在——高深的观念在经过转变之后,才能被群体所接受——观念的社会影响力与它是否包含真理无关。2.群体的推理能力。群体不被理性所影响——群体的推理能力非常低下——它所接受的观念只有表面上的相似性或连续性。3.群体的想象力。群体拥有强大的想象力——群体会用形象进行思考,这些形象之间并没有任何联系——群体尤其会受到神奇事物的影响,神奇事物是文明真正的支柱——公众的想象力是政客的权力基础——能够用事实激发群体想象力的方式。

    1.群体的观念

    我们在之前的一本著作中研究群体观念对各国发展的影响时已经指出,每一种文明都是少数几个基本观念的产物,这些观念很少能够得到革新。我们指出,这些观念在群体的心中是多么稳固,要想对这一过程产生影响是多么困难,以及这些观念一旦实现之后所拥有的力量。最后我们又说,历史的波动就是这些基本观念的改变所引发的结果。

    我们已经用非常充足的篇幅阐述了这一问题,我现在不想再重复了。我现在想说几句关于群体能够接受观念的这一问题,以及他们感受这些观念的方式。

    这些观念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由一时的环境影响产生的偶然的、短暂的观念,例如那些让个人或是某种理论痴迷的观念。另一类是基本观念,环境、遗传规律和公众的言论都给予了它非常良好的稳定性。过去的宗教观念,以及今天社会主义和民主观念,都属于这类观念。

    现在,被我们的父辈视为不可动摇的主流思想的那些伟大的基本观念,正在摇摇欲坠。它们已经失去其稳定性,与此同时,那些构建在它们之上的制度也受到了极其严重的动摇。每一天都会形成很多我之前提到过的短暂的观念,但是,在它们当中只有极少的观念可以获得活力,并具备持久的影响力。

    无论给群体提供什么观念,它们都只在具有非常绝对、坚定、简单的形式时,才能施展有效的影响力。因此,它们出现在形象的假象之下,只有以这种形式,才能被群众所接受。在这些形象化的观念之间,没有任何逻辑上的类似性或接续性,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取代,就像是操作者从早期幻灯机中抽出一张又一张叠放在一起的幻灯片一样。这解释了为什么能够看到大多数的矛盾观念会同时在群体中盛行。依照时机的变化,一个群体会处在理解力的范畴内不同观念之一的影响之下,因此能做出大相径庭的事情。群体完全缺乏批判精神,所以它们无法感知到这些矛盾的存在。

    这种现象并不是群体所特有的。很多孤立的个人,不只是原始的物种,还包括在智力的某个方面接近原始物种的人,例如一个具有宗教信仰的狂热的宗派成员,在他们身上都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我曾经看到,在我们这些欧洲的大学受过教育,并且获得了学位的印度人身上,就曾令人惊奇地表现出了这种现象。一些西方的观念附着在了那些一成不变的、基本的传统观念或社会观念之上。依照场合的变化,这一种或那一种观念就会呈现出来,还会伴随相应的行为和言语,这会让同一个人显得很矛盾。这些矛盾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因为只有世代相传的观念才会对孤立的个人产生足够的影响,并且成为他的行为动机。只有当一个人在不同种族的混杂的作用之下,而处于不同的传统倾向当中,他的行为会时不时地呈现出完全矛盾的状态。尽管这些现象在心理学上非常重要,但是,在这里过多重视这些现象是徒劳的。我的观点是,要想对这些现象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至少要花费十年时间旅行和观察。

    观念只有在被转变为简单明了的形式,才能被群体所接受,想要变得广受大众欢迎,就必须经受一番彻底的转变。当我们处理一些崇高的哲学或是科学的观念时,我们尤其会看到,为了把自己降到群体的智力程度,需要对它们做出何等深刻的改造。这些改造取决于群体或是群体所属的种族的性质,但是它们的倾向总是带有观念的低俗化和简单化。这些能够解释一个事实,即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现实中很少存在观念的等级制,也就是说,很少存在级别有高低之分的观念。无论一个观念起初有多么崇高或正确,它那些高深或伟大的成分,仅仅因为进入到群体的智力范围,并对它们起到了作用,就会被剥夺殆尽。

    但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一种观念的等级价值,它的固有价值是微不足道的。值得考虑的一点就是,随之产生出来的效果。中世纪的基督教观念,上个世纪的民主观念,或是现在的社会主义观念,都称不上十分高明。从哲学的角度考虑,它们只能算是一些令人扼腕的错误,然而,它们的力量却是无穷无尽的,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它们都将会是决定各国行动的最必不可少的因素。

    甚至当一个观念经过了转变,能够被群体接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