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十日谈_第62章 案情推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2章 案情推演 (第1/2页)

    当下午,专案组就对外宣布在案发现场的3楼采集到可疑的dna样本,要对全院人员再做一次样本比对。

    在院长办公室里已经精简的专案组三个成员正在讨论案情。

    痕迹检验员刘对这样的宣布感到疑惑不解:“我们并没有在3楼检验出嫌疑饶dna样本,就这样对外宣布不是放空炮吗?”

    老郝不以为然的笑道:“我并没有打算做什么dna对比,只是想打草惊蛇让嫌疑人自己跳出来。这也是想尽快结案,免得你们整挨上级的骂。”

    王刑警和刘相视一笑,不得不承认这个老家伙确实有两把刷子。老郝:“反正现在也闲着没事,你们不妨把嫌疑饶作案过程推演一遍。”然后看着王刑警。

    老王拿出了他的笔记本开始发言:“嫌疑饶作案动机显然就是要窃取受害者的百宝箱,嫌疑人之一马大姐利用受害者每晚间有通过窗户眺望大海的习惯。想办法诱使受害者把脑袋伸出窗户,给3楼的同伙创造机会,3楼的同伙将一根绳子系住的哑铃从三楼坠下,将受害人击保而马大姐第2早晨利用打扫卫生的机会,进入受害者的房间窃取了百宝箱,然后装进自己的垃圾桶。她同时又作为第1个案发现场的发现者呼喊其他人进入现场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嗯,案发经过大致就是这样。”老郝点点头。

    “那您是凭什么第一时间就怀疑马大姐的呢?”老王合上了笔记本。

    “勘验现场的时候,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案发现场的地板,”老郝道:“作为一个清洁工一进入房间,用墩布从门口开始向里面开始拖地,而没有抬头发现窗户和床之间的死者,这在情理之郑但是我发现在死者和储物柜之间的地板上也有拖擦的痕迹,也就是马大姐越过了死者擦掉了橱柜和死者之间的痕迹。一个正常人发现了死者之后会先越过死者拖地,然后再报警吗?”

    “这个情况我们第1次勘察的时候确实没注意。”老王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工作疏漏:“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擦掉她站在储物柜前窃取百宝箱时留在地板上的足迹。”

    “还有一个疑点,就是那扇窗户。案发现场没有任何搏斗的痕迹,我一开始也是认为凶手是和平进入案发现场,利用死者每晚观海的机会,从后面偷袭死者。如果是这样的话死者是没有机会关窗户的,凶手也没有必要关窗。而紧闭的窗户肯定是想掩盖什么。”

    刘插话道:“所以您就想到了凶手可能是从窗户外面实施的打击。有人刻意的关窗户,就是为了掩盖这一点。”

    “而窗户上确实留下了马大姐的指纹。”

    老王接着:“上一次轰苍蝇的时候,有一个黑影试图上3楼,这就把我们破案的方向引向了3楼。”

    老郝的目光中充满了慈祥:“你们都是聪明的年轻人,一点就透。”

    此时的刘哪里还坐得住,一边搓着手,一边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老郝看着眼前的两个后生晚辈语重心长的:“是不是现在一时三刻就想把嫌疑人抓住?别着急少安毋躁,相信我,这种办法最节省时间。我年轻那会儿,比你们的性子还急。这不是几十年光景把我这个急脾气磨成了一个慢郎郑”

    老王道:“听见没刘?这可是老前辈几十年总结出来的经验,多好的学习机会啊!有什么不懂的,还不赶紧向老前辈请教。”

    “我还真有个疑问,”刘停止了踱步道:“嫌疑人是用哑铃打死受害者的,这一点可以肯定。那马大姐的作用是什么?”

    “刚才不是过了吗!要让受害者把脑袋伸出2楼病房的窗户,3楼的嫌疑人才能实施打击啊。马大姐的作用就是在1楼跟受害者搭话,让他把脑袋伸出来。”老郝道。

    “那马大姐完全可以站在楼房外的甬道上和受害者搭话,她为什么要费尽心机,跑到1楼的杂物间从窗户伸出脑袋喊嫌疑人呢?”刘确实是一个勤学好问的年轻人。

    “这个问题问的好!”老郝用赞许的目光看着刘:“你观察过2号病区周围的环境吗?整个病区1楼靠海的一面是一排茂密的绿化带,一人高的冬青木正好遮住1楼的窗户。绿化带外面的甬道在晚上的路灯下毫无遮掩,如果嫌疑人在甬道上喊人很容易引起饶注意。她一定是从1楼的窗户发出什么奇怪的声音,引起2楼的死者注意,诱使他伸出脑袋。而自己利用绿化带掩人耳目。”

    “嫌疑人真是机关算尽。”王刑警感叹道。

    “哎,可惜误了卿卿性命!”老郝长长的一声感叹。

    “杀人凶手的性命没有什么好可惜的!”

    “从犯罪心理学上,杀人凶手也是人,犯罪嫌疑饶动机结构,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