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出峨眉我为锋_0004 身异性存,归入峨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004 身异性存,归入峨眉 (第1/2页)

    灭劫师太明显异样的情绪,叶孤鸿尽收眼底,不由微微奇怪:

    这位师太看我的眼神,怎么倒像是看久违的故人……

    莫非她和这一家人,先前竟是相识?

    但是转念一想,也不对啊,若是真个相识,她对横陈于地的尸身,又岂会无动于衷。

    他却不知灭劫师太此时心中,正面临着何等剧烈的波动。

    要知这普天之下的男子,灭劫唯一能看在眼中、挂在心里的,怕是便只有当年的孤鸿师兄。

    她师兄虽然死了十年,但灭劫深知,哪怕再过十年、二十年,自己对明教魔头的恨意,也绝不会消弭半点。

    无法消弭的仇恨,其另一面,便是无法淡忘的牵挂。

    她有多么恨明教魔头,便有多么放不下孤鸿师兄。

    今日,叶孤鸿以幼子之躯,搏杀蒙古勇士,这番心性、算计,乃至对时机的把握,俱都深合灭劫脾胃,自不免对他另眼相看,因此待他报出名字,灭劫第一个念头便是:怪不得这孩子这般了得,原来他也叫孤鸿!

    随即便忍不住想:怎么这般巧,他偏也叫孤鸿?咦!这孩子这般了得……莫非竟是我师兄转世之身,因此身怀宿慧?

    灭劫师太毕竟是个尼姑,平日练武之暇,偶尔也翻看些佛门故事,恰好宋元时期,有许多散文、笔记,都热衷传播转世之说。

    譬如著名的《甘泽谣》:“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用论。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灭劫对此类说法,自是深信不疑。

    所谓凡人怕果,菩萨怕因,因果之结,往往便起于念头一动。

    概因念头一旦生出,自家往往越想越觉有理,越想越觉无缺,从此不免深种心田,以至于化为执念。

    若再久堪不破,必然铸成心魔。

    灭劫师太此刻既生出这个念头,便心不由主,下意识往下寻思:

    我这一趟出行,本是去王盘山寻查谢贼的踪迹,忽忽数月,不曾有获,眼看年关将近,这才乘船沿江而上,返回本派,时间本来已有些赶,谁知到得鄱阳湖,忽然欲往南昌梅岭,探望故友晓月庵主,偏又贪看雪景,错过宿头,以至于被那边大火吸引了来……

    她想到这里,轻轻把手一拍:呀,如今细想,岂不是冥冥中自有注定?

    师兄的转世之身注定要在此等我,因此我才动念来了南昌,却是命中注定,要我度他重归峨眉!

    一番自圆其说,顿时认定了叶孤鸿此子,便是孤鸿师兄转世!

    想起两人阴阳相隔十载,今又重见,岂不正是“此身虽异性长存?”

    一时之间柔肠百转,能不当场潸然泪下,已算她修为高深、把持的住!

    她不眨眼地盯着叶孤鸿,艰难说出一番话来:“如今世道如鬼蜮一般,你小小年纪,独自一个,如何得活?贫尼看你、看你与本门倒也有缘,有意收你做個徒弟,孤、叶孤鸿,你可愿拜贫尼为师?”

    说到最后一句,声音微微颤抖,眼圈隐隐泛红,竟似是怕叶孤鸿出声拒绝一般。

    灭劫虽尽力掩饰,但是她那种格外在意的情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