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百岁老将,貂蝉帮我磨枪_第99章 学院争端,陈宫另立族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9章 学院争端,陈宫另立族谱 (第1/2页)

    刘鸿来到造纸工坊。

    造纸坊的规模,相比起之前扩大了数倍。

    一大批的士族家眷充当免费劳动力,加上先前的难民,每天造纸的数量堪称惊人!

    为了方便教学,刘鸿先前命人制作了活字印刷,这一次也派上了用场。

    不用人工的撰写,只需要排列每个字的顺序,将纸张印在其上。

    大大的节省了撰写书籍的时间。

    如果是人工抄录,想要抄出一州之地需要的书籍,哪怕兖州士子全都拉出来给他抄书,也不知道要猴年马月才行。

    教学,首要就是思想教育!

    先灌输思想,才能够培养出忠心于他的人,他可不想培养出一群白眼狼,便宜他人。

    刘鸿来到图书馆,馆内,蔡邕正专心致志的撰写,修正书籍。

    蔡邕知晓活字印刷术的方便快捷,但,儒家之学说,并非是看书就熟透于心,知其意。

    而是通过一字一句的撰写才能真正的体会文字中的含义。

    “蔡邕,见过大人。”

    见到刘鸿后,蔡邕停下手中的笔,行礼。

    “伯喈,老夫有一事需你来做。”

    刘鸿缓声道。

    蔡邕疑惑,看着刘鸿。

    “大人尽管吩咐。”

    刘鸿闻言,满意点头。

    “如今老夫准备开办学院,但,不想教出一些狼心狗肺之辈,因此想让伯喈,替我修订书籍,将我为兖州所做的一切写上。”

    至于为何要用蔡邕,自然是对方的名声颇大。

    “此举应当!”

    蔡邕没有觉得不对。

    兖州自从刘鸿上任以来,出台了多少利国利民的政策。

    兖州百姓之所以能生活安居乐业,靠的刘鸿这个州牧呕心沥血的治理。

    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兖州!

    书写一些刘鸿所作所为,理所应当!

    “大人放心,我先搁下手中之事,替大人修订书籍!”

    刘鸿满意离去。

    回到府中,一纸令下,让各地工匠于郡县之间修建书院。

    花了数天的时间,将早就修建好的州府书院的词条刷新。

    【开智】、【启灵】、【忠主】、【敏而好学】

    各大士族的戴罪之人,依次进入学院,替学生蒙学。

    他所建造的学院,自然不只是学文。

    除了儒学之外,还有百家之学,工商武农,甚至包括医学院都并入学院之中。

    他要养出来的不是一群只会之乎者也,打嘴炮的学士,而是一群有实践能力的底层核心。

    一切都准备完毕后,刘鸿命人广而告之。

    只要是适龄百姓,皆可免费入学学习。

    学院每年会评级,被评为优等生的学生,各郡各县皆会给予丰厚奖励。

    以此鼓励寻常百姓将自家子嗣送入学院。

    按照这种规划发展下去,多则十几年,书院就能给他培养出一大群底层人才。

    而且,刘鸿打算分别修建,蒙学、中学、大学、三大学院。

    各郡各县设蒙学,各郡治都设中学,州府设大学。

    只有成绩达标者,才能逐一升学!

    从学院学成结业后,每个学生按照能力评级,甲乙丙丁四个等级。

    每个等级又分为特上中下,特甲为最上等,按评分分配职务,类似科举制度,只不过挑选的是能力。

    不同的科目,评级的考核不同,武者考验实力,工匠考验手艺。

    不过这些都还太远,现在要做的就是先将各地的蒙学院建好。

    修建学院,影响的是士族的利益,士族扎根千百年,早已根深蒂固。

    寻常百姓若是开智,首当其先影响的就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