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作精在七零当调解员_第17章 二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章 二姐 (第1/2页)

    云州县仅有一辆皮卡车,从不外借。

    吴建国还是沾了姜安安的光,坐在车上紧张得手脚不知道该往哪里放。再瞧瞧旁边姜安安泰然自若的脸,由衷庆幸自己昨天的决定,同时也感叹竟比不上一个小姑娘。

    他哪里知道,来自21时机的姜安安连飞机高铁都坐过,七十年代的皮卡车一点儿也不稀奇,甚至觉得过于颠簸!

    半个多小时后,妇联到了。

    相比于其他部门,妇联门可雀罗,办事处甚至在街道角落一个不起眼的房子里。要是不注意看门侧的招牌,兴许会走错。

    吴建国敲了敲门,里面久久没有应答:“妇联只有三个人,估计全部出门办事了。县里公安局跟我熟,我先带你一块儿去那。得想办法联系上妇联的人,省得下午又白跑一趟。”

    姜安安能理解,妇联工作不轻省,经常要下乡走访,有时候出门就是一整天。

    上辈子她就是这么过来的。

    “我二姐在县城的供销社上班。家里准备了一些山货,我得给她送去。”

    “供销社离得不远,这条街走到头,左转再走一条街,马路对面就是。”吴建国给她指了下路,“你二姐家在哪个小区?我两点去接你。”

    “红星小区。”

    吴建国默默记在心里,“上车,我先送你去供销社。”

    “不用了,我自己走过去。”晒干的山货不重,而且姜安安打算逛一逛县城。

    这年头治安十分好,民风淳朴热情,街头经常有公安巡逻。因此吴建国并不担心姜安安会出事,放心地驱车离开。

    等皮卡开远,姜安安把袋子甩到肩上,往供销社走。隔着大老远,就看见一块硕大无比的招牌。似乎是上了什么紧俏的商品,队伍足足排了五六米长。

    等姜安安走得近了,才听到“带鱼”、“黄花鱼”之类的词语,恍然大悟。

    云州县位于内陆,海产品难得一见,难怪会引人疯抢。

    姜安安把袋子放下来右手提着,整理好衣衫和头发,才跨进门槛。环顾一圈,最后坚定地朝着二号柜台走去,唇角微微扬起。

    “二姐!”

    姜梅子剪着一头俏丽的短发,英姿飒爽,行动间风风火火。整个供销社就她声音最洪亮,那股强势劲随了亲娘。

    “安安,你脑袋怎么受伤了?”姜梅子吓一大跳。

    小妹脸颊红扑扑的,鬓发边布满细细汗珠,青春又靓丽。只是额头那厚厚的纱布叫人心惊肉跳。

    她一眼不眨地称了八毛一斤的桂花糕塞进姜安安手中:“你坐凳子上吃点东西垫肚子,等下二姐带你去国营大饭店吃红烧肉。”

    时间临近十二点,还有十分钟换班。

    姜安安听话地坐在凳子上,拿出一块糕点小口小口的细细品尝。

    时下的糕点放了许多糖,甜得发腻,嚼着还有桂花粒的清香气。

    “梅子,你小妹连吃东西都这么文静秀气,跟城里面的大家闺秀一样。”

    “她小妹可是十里八乡的美人,也是初中生。你们瞧她那身雪白的皮肤,在家里肯定没怎么干活,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