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锦色_第九章 北魏分裂东西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北魏分裂东西魏 (第1/3页)

    这个时候,高欢也率军进入了洛阳。一进洛阳,高欢就举起了屠刀,大开杀戒,将反对过他的一些大臣统统都给杀了。随后,推举了从孝武帝元修那儿投奔他的宗室清河王元亶为大司马,暂时主持朝政。而他自己,则率领大军西进,直到攻下了潼关,才停止了前进。

    一路上,高欢一边行军,一边给元修连续写了四十多份信件,内容都一样:邀请他回到洛阳,继续当皇帝。

    可元修并不理睬他,高欢写的每一封信件,都石沉大海。

    在潼关整整停留了一个月,高欢才率兵返回了洛阳。高欢的这一举动,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自己给自己搭台,唱了一出大戏。他要向天下人证明元修不是他逼走的,而是他自己走的,他对元修已经仁至义尽了。这样,他高欢再立新帝,天下人对他的非议也会小很多。

    返回洛阳后,摆在高欢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另立新帝了。本来高欢选定的人选是元亶,既然捧他做大司马了,再立他当皇帝也无不可。

    可偏偏元亶不识好歹,当了大司马以后以为皇位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了,整天摆出个皇帝的架子,让高欢很不满,气的直接将他从皇帝的人选中排除了,转而立了他的儿子元善见为帝。

    公元534年十月,在高欢的拥戴下,年仅11岁的元善见正式登基为帝,史称“孝静帝”。这个由高欢实际掌控,孝静帝当傀儡皇帝的魏国,在历史上一般被称为“东魏”。

    高欢新立的傀儡皇帝登基,宇文泰也很懂“礼仪”,给高欢送上了一份“大礼”。他率军收复了潼关,攻克了回洛城,狠狠给高欢扇了一耳光,然后高高兴兴带着几千俘虏回到了长安。

    立了大功的宇文泰,被孝武帝元修封为了大丞相,地位更上了一步,距离他称霸的理想也更进了一步。

    这次反击行动中,杨忠也参与其中,出力不小。因其勇猛善战,被任命为安西将军、银青光禄大夫。

    安西将军、银青光禄大夫这两个官职的分量很足,杨忠如同自己当初所期望的那样,一步步地靠着自己的勇武,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了。

    正当杨忠处于军事生涯上升期的时候,又一个厄运即将降临到杨忠的头上。不过,这个厄运对于杨忠来说可以说的算是“祸兮福之所倚”了。渡过了这个难关,杨忠的未来可以说的上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了。

    勇敢地前进吧,杨忠!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光明的未来在向你招手!

    面对宇文泰的凌厉反击,高欢感到了深深的忧虑,洛阳始终离长安太近了,不太安全。思虑之下,高欢将都城由洛阳迁移到了邺城。

    邺城的朝廷,高欢用了老办法,由他的四个亲信大臣司马子如、封隆之、高岳、孙腾执掌朝政,他自己则率军回到了晋阳,在晋阳遥控指挥。

    对于那些手握军政大权的一方诸侯,高欢就不像以前那样仁慈了。他们,只有死路一条。东魏,只能有他高欢一个主人。

    首当其冲的,就是荆州的贺拔胜。

    此时的贺拔胜,听闻孝武帝已经逃到了长安,便率军西进,准备前往关中,汇合宇文泰,与他共同在“孝武帝”这面旗帜下对付高欢。

    可走到了半路,他又犹豫了起来。去了长安,等于给宇文泰这个昔日的小辈当下属,这让他这个老前辈心里有些难以接受。

    正当他犹豫不决、进退两难之时,高欢派侯景率军趁虚而入,攻占了荆州州城南阳,偷了贺拔胜的老家。

    贺拔胜岂能坐视不管,立刻率军回援,但被侯景以逸待劳,打得几乎全军覆没。走路无路的贺拔胜,只得带着几百残兵败将,南下投奔了南梁。

    接下来,高欢的矛头对准了山东一带的兖州刺史樊子鹄和济州(今山东省卿城市)刺史侯渊,他们两个是当年尔朱荣的大将,对于高欢向来都是阳奉阴违。在高欢的打击下,他们一个兵败被杀,另一个在逃往南梁的路上被杀,首级被送到了邺城。

    至此,东魏所有的地盘都牢牢掌握在了高欢的手上,再也没有一个人和他唱反调了。

    相比于高欢对东魏的完全掌握,宇文泰就没这么幸运了。

    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