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庶子,嫂嫂请自重!_第十一章:频年不遇依稀有个卿卿(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频年不遇依稀有个卿卿(2) (第2/3页)

,这一回我定要赢一次,免得老祖宗那金闪闪的钱子晃得人眼花!”

    王熙凤笑着打趣,实际却故意让贾母赢,哄她开心。

    贾母喜开颜笑,鸳鸯跟着笑。

    王熙凤妙目流转,看似随意的语气提道:“老祖宗,我看琮哥儿近来上进了,大太太不似林姑娘那样,还念过什么四书。

    我看不如就像宝玉一般,让琮哥儿搬出东路院挨着几位妹妹,珠大嫂子也是有学墨的。

    再加上兰哥儿那孩子,他年纪也不大,正好让他们一起琢磨,互相砥励,岂不是好?”

    王熙凤谈笑着说完,贾母手上的一张骨牌忽然半空收住。

    板起脸色:“搬出来可以,但只能上学后再搬,免得闲下来生事。

    下午放学回来可修习诗书,白日里去上学,这样稳妥些。”

    “是,还是老祖宗疼孙子孙女,太太、老爷那儿,我自晚些时候去说。”

    王熙凤笑吟吟地点头,烛光斜映,照在她粉光艳脂的脸蛋上,极是娇美非凡。

    贾母看向鸳鸯,笑道:“还是凤丫头贤惠、会办事,考虑得周到。

    叫你帮你婶子当家,最稳妥不过了,和东府那边的秦氏一个样,都是极好的。”

    果然没过几天,府里上下的人都夸琏二奶奶考虑周到、善良、贤惠。

    …….

    贾琮得知这事时,并没有什么反应,或者说懒得去想。

    这个便宜嫂子又在打什么盘算,毕竟离私塾开学只剩几天了。

    这两日他白天去宁国府的会芳园练箭,晚上回到抱厦后看《论语》和《孟子》。

    生活习惯井然有序,每日请安的礼节也没落下,现在,他在帮青儿收拾包裹。

    并不是担心青儿想两面讨好,玩双面间谍什么的。

    这是他身边的丫头,自会尽力保护。

    而是他那日逼问了青儿才得知家里老母亲患了重病,听口气怕是活不长了。

    她母亲没有儿子只有她一个女儿,孤身在家无人照看,青儿自是不忍,有心出府。

    在一定程度上,贾府对待下人是相对宽容的,列如宝玉身边的大丫鬟“袭人”母亲死时。

    便准许了她回家安葬/办理后事,鸳鸯是因为父母远在金陵,不曾去得。

    但青儿是普通的三等丫头,更何况是庶子贾琮的丫头,远不及袭人、鸳鸯这些超一等丫头。

    因此拿这借口去回,上面肯定不会允许的。

    所以贾琮才让她安静等了几天,等有时间再帮她想法子。

    今儿他便找了个由头,直说“青儿笨手笨脚,做事也不尽心”。

    邢夫人方才批准发还她的奴契,本来她还要趁此收上一笔银子的,但看在贾琮的面上还是作罢。

    “青儿,放心去吧。”

    贾琮吐出了几个字,小丫头照顾他还是很尽心的。

    青儿闻言忧愁的小脸终于泛起几分喜色,琮三爷现在做事多过言表,还把剩余的梯己钱给了她。

    她原本摇着头拒不接受,但见自家爷脸色沉了下来,才颇觉复杂地接过了。

    青儿感动之余,跪下一拜:“爷,我会记着这份恩情的,请容许青儿拜上一拜。”

    贾琮受着,没有拒绝她的跪拜,毕竟现代的某些观念在此不合时宜。

    心里同时想道:“青儿这丫头也是性子软弱的,留在这种高门家宅未必合适。

    此番去了外面,亦有我照看,应该会更自由些…….”

    铁牛奉命抬行李,青儿家便在宁荣街东尽头右拐第三家门面,倒也不算太远。

    铁牛问:“爷今儿个只能自己去东府了,小的送青儿姑娘回去后便来接三爷,还有来旺夫妇那边也有消息了。

    分别是金喜财、高富全、田有福三家的印子钱,收的利银皆超过了官府规定……”

    “很好。”

    贾琮随口应了声,看向青儿道:“我前日里写的那本《笑林广记》,晾干了没有?”

    青儿大眼睛里泪光点点,手指在唇角一抿:“我特意拿碳炉烤干了,不过......

    墨汁还没散,连同那双鹿皮靴一起放在柜里的。”

    贾琮点头笑了笑:“嗯,做得好,等你家里事了,我这本书卖的钱分你两成。”

    青儿出去了也好,免得再受无故之灾。

    邢夫人说过几日会重新给他安排一个丫头的。

    念及此。

    贾琮眉头忽挑,不知晴雯那丫头有没有被分到宝玉身边?

    只是随后又失笑摇了摇头,罢了,那晴雯可是贾母特意留给宝玉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