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灵记_第十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第1/2页)

    大约一刻钟马车出了西关,又过了小半个时辰终于来到清阳湖边。

    三人下车,孙超抢着付了车钱,车夫道谢后便先回城了。

    时值暮春,天色晴好。清阳湖边杨柳依依,湖面上波光粼粼、白鹭翩翩,好一派江南美景!

    秦如月迫不及待的冲向湖边,边跑边喊:“清阳湖,我来啦!”她今日着一身翠绿衣裙,与这绿柳碧湖竟十分应景。

    王浩立于湖畔,想起自己就是从这清阳湖里穿越而来,当日的惊惶落魄之状历历在目,而今一切从头开始,总算站住脚跟,心情自然不错。

    他第一次欣赏起古代的清阳湖景。只见烟波浩渺、不见边际,比之现代的清阳湖大了十倍不止,又见湖水清澈如蓝、鱼虾嬉戏,想起现代的清阳湖水体浑浊、毫无生机,不禁感叹:这才是原生态的美景啊!

    三人走到杨柳树下的草地上,席地而坐。孙超打开袋子,将吃食一一拿出,王浩主动将食物递给秦如月,秦如月不再腼腆,接过大口吃起来,一副天真烂漫的模样。

    三人吃罢,沿着湖边向前走,一路有说有笑。只见沿湖散落着一些渔村,成群的鹅鸭在湖边游弋,村子里不时传来孩童的嬉戏声和狗吠声。

    秦如月开心不已。她还是在七八岁时的清明节,父亲秦若望带她来湖边踏青游玩过一次。这么多年来,她只能在书院后院的闺房里坐着,除了读书便是学些琴棋女工,早就闷坏了。

    望着她玩得开心的样子,王浩心想:“小丫头真可怜,看来是在家里憋坏了,这儿要是有游船就好了。”

    想到这,他抬头一望,恰好前方有个老渔夫正将渔船靠岸,王浩赶忙快步走去。

    “老伯,能否将这小船借我们到湖上一游?”说罢掏出数文钱递过去。

    老头高兴道:“公子客气啦!你们尽管划,划完了系在此处就行。”说罢接过钱,又将船舱里的鱼篓拎出背上,乐呵呵的回村去了。

    秦如月听说可以划船,更加激动了,不待搀扶就要自己登船,王浩赶忙拉住,小心翼翼的将她搀扶上船,让她坐在正中。孙超主动接过船桨,坐至船尾。王浩最后解缆上船,一脚踹在船桩上,小船晃悠悠的向湖中荡去,王浩在船头与秦如月相对而坐。

    孙超一口气将渔船划出离岸边数百米方停下来,只见湖阔水深、天高鸟疾,四面浪花跳跃、金光闪烁,三人赞叹不已。

    秦如月忽开口吟道: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清阳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串改诗还算贴切,惹得孙超、王浩哈哈大笑。王浩向西北望去,清阳山清晰可见,果然是一片湖光山色。

    一个时辰后三人上岸,又在渔村附近玩了一会儿,见牧童骑牛、鸡犬相逐,秦如月又是好一阵兴奋。三人尽兴而归,走回西关时已近日暮,好在书院离西关不远,王浩将秦如月和孙超送回书院,道别后独自走回住所。

    数日后,王浩忽然想起已多日不去看望张老伯,于是向杜参军告了半日假,买了些米和肉回到清阳洼。见到张老伯,告知了自己的新差事,张老伯对他大加夸赞,并将州署有官差来此询问他来历的事情告知,叮嘱他记得统一说辞,避免说漏嘴,王浩忙点头称是。

    王浩原打算放下东西就回,却被张老伯硬留下用晚饭,并说要做鱼汤给他喝。王浩惊讶的问起鱼的来处,张老伯道五里外沿湖村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