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者:九龙秘棺_第五章 缺了一页的笔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缺了一页的笔记 (第1/2页)

    爷爷他老人家今年已经九十三岁高龄了,老人家年轻时一直在营口大洼县一代行医,后来定居当地结婚生子,在营口生活了一辈子,到老也不肯离开那地方。拗不过老爷子的坚持,我父亲就找了一家养老院把爷爷送了进去,逢年过节时,才会回去看看他老人家。

    六个小时后,火车在营口车站停靠,一下车,我就马不停蹄的坐上公交,又经过一个小时的颠簸,到了爷爷所在的养老院。

    我到了爷爷的房间时,他老人家正坐在轮椅上,盯着窗外的夕阳发呆,老人家上了年纪,耳朵很背,我走进屋子来根本没听见。

    “爷爷,我老看您了。”我来到爷爷面前,弯腰看着爷爷笑道。

    老人家年事已高,免不了有些老年痴呆,对于我的突然出现一点也不意外,痴痴盯着我,说道,“你是说啥?”

    老人家的老年痴呆看样子又加重了,连他的宝贝孙子都不认识了,父亲是在爷爷四十多岁的时候才有的,小的时候,老人家很疼爱我。

    我凑在爷爷耳边大声道,“爷爷,是我,孙飞。”

    “小飞?你是我孙子小飞?”爷爷这下听见了,浑浊的双眼盯着我,目光慢慢向下移动着,落到了我的胸前时,猛然一亮,一把抓住我脖子上那颗珠子,很是欣喜,“小飞,小飞你来了啊。”

    脖子上这颗珠子,听我父亲说,是老孙家的传家宝,爷爷传给了父亲,父亲有了我后,又戴在了我的脖子上。

    “爷爷,是我,您老人家还好吗?”我紧握住了爷爷的手,和爷爷寒暄起来。

    因为老年痴呆,爷爷很多事情都记得不是很清楚,交流的很是吃力,唠了一会儿,我从背包里拿出了爷爷那本行医笔记,翻到了缺失的那页,问道,“爷爷,这是您当年给人看病的笔记,我最近正在学习呢,这一页找不到了,是您撕掉的吗?”

    老人家眯着眼睛,吃力的凑上来,盯着缺失那一页,又抬头看了一眼我脖子上的珠子,道,“是1934年7月9日的行医笔记吗?”

    老头儿的记性还行呀!

    我连忙点头道,“对,是1934年7月9日的笔记,不知道是被您还是您儿子给撕掉了,您还记得那天您去哪儿看病了吗?”

    “那天大洼乡郭财主家的小媳妇儿难产,雨很大,我走到半道儿救了……不……天机不能说……”爷爷似乎陷入了回忆之中,喃喃自语着。

    爷爷的声音很小,我听不见他说什么,大声问道,“爷爷,您大点声,半道儿怎么了?”

    “时间太长了,记不清了……记不清了……”爷爷痴痴地摇了摇头,似乎有意在回避我的疑问。

    看着老人家清瘦布满老年斑的脸庞,我也不好再坚持问下去了,和老人家唠了一会嗑,看看时间不早了,再晚点文化馆要下班了,我便把管护叫到一边,私下塞了五百块大洋,拜托她平时多照顾一下我爷爷。

    随后我离开养老院,抓紧时间赶往营口市文化馆。

    地方志这种东西是记载一个地方的历史重大事件的历史类文本,一般不会大批量印刷发行,民间很少流传,更何况要找七十年前的营口市志,只有营口市文化馆还有可能藏有这东西。

    这年头有熟人好办事儿,好在我大学的一名同班女生,一年前毕业后通过家里的关系进了营口市文化馆工作,这件事办的倒也轻松,二十分钟后,一本破旧泛黄、印刷极其粗糙的营口市志就到了我手中。

    这位大学时候的女革命战友站在文化馆门口和我唠了会磕,回味了一下美好的学生时代,突然神色一变,很是疑惑的看着我,问我怎么突然想起来要找七十年前的营口市志了。我笑说哥们现在混得狼狈,替家里在守着一间旧货店啃老,研究研究当年的营口,以便发展业务需要呗。

    这妞这才收起那怀疑的眼神,道,“我就说呢这营口市志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受欢迎了,国民素质什么时候提升的这么快,都喜欢研读历史了呢。”

    这妞的话让我觉得有些奇怪,疑惑道,“怎么?难道别人也在找这本破书?”

    这妞儿点头说是,几天前,还有人来文化馆同样是找七十年前的营口市志,不过那天她来大姨妈了,心情不好,懒得理那人,直接给打发走了。

    我还不知道猴子找这本营口市志的目的,现在一听这妞儿说几天前同样有人找这本书,这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