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大丈夫_第二十七章 王阳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王阳明 (第1/2页)

    027

    这么说吧,就算是绮玉楼的头牌,也未必能够吸引如此众多的士子。

    莫非……京城的花魁下乡慰问演出了?

    海老头应该不至于那么讲义气,专门为了此事请自己来县衙共襄盛举吧?

    沈郁的疑惑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就从一个激动地晕厥过去的士子口中知晓了答案:“我看到阳明先生了,我看到阳明先生了,此生无憾,此生无憾呐!”

    这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虔诚让沈郁有些胆战心惊:怎么越看越有某教的潜质?

    当然,阳明先生的大名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心学的创始人,原名王守仁,在龙场悟道后,已经是天下文人领袖般的存在。

    这种人物,怎么会屈尊到罗阳县城来?

    看样子,这位海老头也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啊……

    不过,就算是王阳明又如何?

    沈郁扁了扁嘴,对此毫无兴趣,什么心学肉体学的,都不及白花花的银子来得有吸引力。更何况,如果真的成了王阳明的弟子,只怕这辈子就要被一个标签定位,啥政治风波都要被迫往里头卷了。

    道理很简单,假如自己是皇帝,一定不乐意天下有这种高声望的人存在,还聚齐起了一大批颇有实力的人物——你们这是要干啥?造反么?

    被皇帝视为眼中钉,还能有好下场么?

    或许千秋万岁能够有青史留名,但活在当下,绝对是炮灰一路的人物。

    再说了,尽管这些个人都是忠心耿耿之辈,尤其王阳明,更是所谓三不朽的圣人,可架不住皇帝不信任啊!

    汉朝的王莽如何?越是声望高,越容易给你出幺蛾子,就算本人不想,围在你身边的那一圈人就没点别的什么想法?

    总之,知道来的人是王阳明后,沈郁就纯粹只抱着亲眼见见历史活化石的心态了。

    县衙的大堂里头,阖县上下的大小官员都在,居中的老者自然就是王阳明,旁边还站立着几个读书人,正在用看基友的眼光对着王阳明频送秋波。

    沈郁就是在此情景下入场的。

    “茂文,你可得好好把握机会。阳明先生来此前,已是走遍天下各地,门生收了不少,但今天这次不同,是打算收个关门弟子。你若是能入了他的法眼,保准从今往后,平步青云。”海瑞低声叮嘱着,“其他士子乃是本县各个私塾、书院推举上来的佼佼者,本官也有一个名额,就举荐了你。好好表现,别给我丢脸!”

    “草民尽力而为。”沈郁有些不以为然。

    居然说出入了王阳明法眼,从今往后就能够平步青云这种话,海瑞也真是失心疯了。

    这不等于是说王阳明有左右官场的能力吗?对一个帝王而言,有什么比这种事情更难容忍的?

    “呀,高人大仙!”

    还没迈步,就听耳畔传来了徐良族惊喜的叫声,沈郁心中“咯噔”了一下,暗道不妙。

    “大仙,您也是来这儿……”徐良族抬了抬下巴,指向王阳明的方向,然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