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飞凤舞之穿越到宋朝_第二十一节皇宫生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节皇宫生活 (第2/3页)

思亲,父母在身边的时候一定要孝顺,他们辛辛苦苦生下我们,又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成人,自己却白发苍苍,弓腰驼背,可怜天下父母心,否则像我这样,困在古代,想回去不得,也许永不相见,想想都难过,才明白起生离死别是人生间最为难受,肝肠寸断,撕心裂肺的疼痛,突然想起现代社会报道的许多新闻,其中有一家四口驾车游玩男子让老母亲蜷后备箱,还有的让耄耋老母住猪圈的,恶语相向,这些人真是猪狗不如。百善孝为先,人生短暂,父母和自己的日子更短,他们终有一日要先走一步,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父母在,每日都是晴天。人生无常,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才追悔莫及,可也无可奈何,所以一定要敬爱父母,不要留下遗憾。

    据说这无私奉献是由我外婆一脉相承下来的,我外婆也是个传奇人物,小学只读两年就顺利毕业,考入师范,最后成为当时湖北省重点小学少见的女校长,资助贫困学生,一生坎坷,早早过世,不能多说,不然又得长篇大论几万字。不过那个时代的老师确实当之无愧人民老师,老师就应该有老师的样子,为人师表,哪里像现在的少部分媒体曝光的老师,还拿出钱,到处敛钱还差不多。还有极少数禽兽不如,让远在一海之隔的大家耳熟能详,德艺双馨的苍井空老师都发话了,拉起条幅写道“校长,开房找我,放过小学生”。

    话说我母亲姓杨,所以我差点改个名字叫李阳,疯狂英语的创始人说不定就花落我家了,不过这一改个紫月,又被太后这个大月亮给吸引到古代来了,所以改名字一定要慎重,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又云:“不怕生错命,就怕取错名。”看来确实深有道理,不是封建迷信呀,名字是专属自己,伴随风风雨雨,经过人生百味。“人的名,树的影”,所以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除了身体为第一载体之外,名字理所当然的就是人的第二载体,看起来人名只像一个符号,一种形式,但却寄寓了太多的人生希望。像我姨夫经常说我姨妈什么都好,就是动作慢,打电话花两个小时,看张报纸要一个小时,主要是名字没有娶好,里面有个曼字,而屠呦呦的名字取得特别好,“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所以她最后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莫言的笔名也取得好,少言多写,笔耕不缀,一不小心也拿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志高殊荣,所以以后我务必,一定给我的小孩取个好名字,“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不过现在作为大龄剩女的我,相亲一百次都没有成功,男朋友都没有一个,嫁人都困难,还是不要想入非非,乱想一通。

    言归正传,这日复一日,夜以继日的天天素质教育,又是下围棋,又是,天啦,又是琴棋书画,还外加跳舞,我也是醉了,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平日里随心所欲,率性而为,自由自在,大口喝酒,大碗吃肉的我,如今被困在“庭院深深深几许多深宫”不说,还要接受宫廷再教育,再改造,吃饭扭扭咧咧不说,连喝个茶还得小口抿舔,更不说姿态得仪态大方,我一贯动不动就往桌子上乱蹦乱跳的行为更是宫中大忌,被太后咬牙切齿说过好几次。

    不说我受不了这些宫中繁冗复杂的规矩,我估计就算是这本珍贵的日记体小说有幸重见天日,就算是以后有幸看到它的亲爱读者朋友们,都会因为其中的索然无味,陈词滥调而厌恶不已,恨不得手撕这几页,虽然生活是平淡如水,波澜不惊,轰轰烈烈的只是玄外之音。但读者们根本看不到围棋的博大精深,运筹帷幄,书画的洋洋洒洒,古筝的嘈嘈切切落玉盘,为中华艺术的博大精深而感动不已,为唐诗宋词的诗情画意风花雪月,而是翻书如同弹琴一般,如川剧变脸一样,想飞快的赶紧翻过去。虽然我也深深知道文似看山不喜平,不过确实没有办法,以前那些乱七八糟的穿越小说太不真实,怎么把太后耍的团团转,怎么一帆风顺,怎么肆意妄为,天如何精彩纷呈,如何自由自在,如何美女如云,不过是他们意想出来的,这枯燥无聊的宫廷生活才是最真实的写照,对了,还有皇帝左拥右抱的三千佳丽全是倾国倾城,如花似玉的美女也是假的,其实大多数都是滥竽充数,歪瓜劣枣的,终其一生都未见过皇上一面,年老珠黄就要发配出去,真正的美女屈指可数,个个都平分秋色,皇上怎会有宠妃。而且皇后嘛,一般是皇家高层内部钦定的,主要看德才兼备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特别是婆媳关系的处理等综合指数,相貌次之,不信,好吧,附页有本人抽空拍摄的若干后宫女人图为证。我这个人喜欢实事求是,当然必要时我还是会说善意的谎言,但是回去遥遥无期,这日记体小说十有**就是我自己看,我有必要对我自己谎言不断吗?因为这就是我在大宋皇宫里无聊而有高雅的生活的真实记录,是我古代人生的如实写真。古代的皇宫就这个样子,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却又不能随意出去,就像个无比华丽的大牢房一般,好吃好喝不自由。对了,我得赶紧写篇古代穿越旅游指导方针,第一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