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宋_第二百四十六章 文举生们告御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六章 文举生们告御状 (第2/3页)

然我们总说宋朝重文轻武,但事实上,宋朝对士兵同样有很高的要求,从身高,到视力,到武艺等都设有必要的条件,但是,如何让地方在选兵时就能尽可能符合朝廷的规矩呢?

    于是,宋朝特意招收一种特殊兵种,就是兵样。

    对兵样的要求很有意思,不考武艺,不考箭术骑术。

    只要身高,胖瘦,相貌符合朝廷对士兵的理想要求就行,他们就是士兵的标准样板。

    然后,把这些兵样分别派到各地,地方的征兵机构招兵时,参照兵样就行了。

    第三种叫老榜制度。

    范进中举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在真实的世界里,科举是无数文人唯一的出路。

    因此,像范进这样,考了一辈子才考上的大有人在,甚至有更多的人,考了一辈子都没有考上。

    于是,每年都会有许多腿脚不便,须发斑白的老文人,也要千里迢迢地来京赶考。

    这个时候,就不光要让人感觉是读书的辛苦了,会让人感觉一到科举的残酷。

    那该怎么破呢?

    到了宋朝,就十分灵活的出现了一种老榜制度。

    就是在考试的正榜之外,另设一个主要针对老文人的榜。

    通常,能进这个榜单的都是垂暮的老者,因此人们又叫这份榜单叫“老榜”。

    老榜是朝廷对老年考生的特殊福利,但是,也是有要求的。

    宋朝规定,有资格进老榜的,最低得考中过十五次的举人。

    而且,对于中老榜的老考生,朝廷给的待遇也与正榜的不同。

    有意思的是,老榜的不同待遇,还体现在人们的认可上。

    在徽宗时期,有个叫徐适的中了老榜。

    按照规矩,朝廷为大家举行庆祝宴会,并赐给大家一人一朵宫花。

    宴席结束后,大家照例去风尘场所庆祝一番。

    可这时候,就有区别了,别人的宫花,都被歌女们争着要。

    而徐适老先生的宫花,却送人都没人理。

    最后,徐适自嘲作诗一首:“白马青衫老得官,琼林宴罢酒肠宽。平康过尽无人问,留得宫花醒后看。”

    尽管今天,我们都说孩子们学习累,甚至许多人对高考颇有微词。

    但是,说实话,同古代科举相比,我们不得不承认,今天的孩子们要幸福多了。

    同时,更有意思的是,大家都知道,武士对决讲究眼疾手快,可是在宋代,文举子们考进士中状元同样也看要出手快不快。

    这是真的,因为宋太祖赵匡胤夺取天下后,对唐末五代武夫乱国的局面颇伤脑筋,便采取扬文抑武之法,确定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基本国策,恢复隋唐旧制,开科取士。

    当时之前说过,在最开始的时候,宋太祖并未确定殿试这一程序,科考全过程均由礼部主持,最后只把结果告诉自己完事。

    但开宝六年(973年)那场科考结束后,也就是本文说的开头所说,麻烦来了,新录取的进士到讲武殿向皇帝谢恩。

    可是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宋太祖赵匡胤发现武济川、刘睿等人学识浅薄,答非所问,武济川恰是主考官的同乡,这让宋太祖很不高兴。

    后来,又有文举生击鼓上诉,状御状,说这次科考取舍不公于是,震怒之下,宋太祖赵匡胤便将礼部已经录取的和部分未录取的举子共200余人,一起召到讲武殿,亲自主持,重新出题,重新考试,重新录取。

    此后,殿试就成了宋代的科考定制和最高门槛。

    这也是科举殿试的由来和宋朝文举生第一次告御状的例子。

    当然事情到此还没完,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夫当国,更欣赏那种下手快的高手。

    所以他十分离谱的确定,参加殿试的举子,都要完成三个题目,而且是谁最先交卷即为状元。

    而且还出现了文举生考打架中状元的例子。

    这个离奇的例子就是北宋名臣王嗣宗,因为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在北宋赵匡胤时期,谁能高中状元,就看谁先交卷。

    既然有这么个离谱的规定,那么各个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自然是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