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宋_第二百五十三章 科举考试之武举(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三章 科举考试之武举(二) (第2/3页)

没有举行武举。

    到了更后面的明王朝建立的前一年,即吴元年(1367年),明太祖朱元璋就颁布了文、武两科取士的诏令,广求天下能人贤士。

    洪武三年八月,文举乡试如期开科,第二年会试。

    会试三场过后,第十天面试,朱元璋亲自观其骑射。

    朱元璋主张乱世用武,治世用文。洪武朝正是由乱入治之时,朱元璋的心思是:通过科举取士,一次性选取出文武双全的人才。

    可是,从洪武三年到洪武五年,文举连试了三年,朱元璋认为这些挑选出来的“后生少年”才不堪用,就罢科举不用。

    一直到了洪武十七年才重新开科,同样只从文科取士,未开武科。

    三年后,即洪武二十年(1387年),礼部看朱元璋还没有开设武科的意思,就奏请立武学,用武举。

    朱元璋大不以为然,回复说,你等这是将文武分拆开来,长此以往,天下就没有文武全才的人了。

    其后的建文、永乐两朝,也都沿袭了朱元璋的思想,未开武举。

    到了英宗朝,大明帝国已不复洪武、永乐两朝的威风霸气,也没有仁宣两代的承平晏乐,盗贼蜂起,边患频仍。

    监察御史朱鉴于是上《请设京卫武学疏》,以唐代武举挑选出裴端、郭子仪为例,说就因为唐王朝得到了这样的盖世大材,从而收到再造奇功,提出开武学,以典武科的建议。

    正统六年(1441年)五月,英宗正式批准朱鉴的奏请,下令在南京、北京各办一所武学,立武学学规。

    少年英宗慨然有鞭挞四方之志,思慕太祖、成祖的伟烈雄风,听说瓦剌犯边,便轻启亲征之举,结果在土木堡被俘,武举之立也因之搁浅。

    到了天顺八年(1464年),也就是大明朝建立后的第九十六个年头,英宗病逝,宪宗即位。

    宪宗深以“土木之变”为耻辱,而西北边防也已成为了明王朝的心腹之患。

    再者,武职世袭弊窦丛生,八股取士又难录得全才,于是,于该年十月批准公布了明朝第一部《武举法》。

    也就是说,天顺八年为明朝武举的起始年。

    不过,从《宪宗实录》的记载来看,天顺八年武举虽已开科,但无一人应试。

    究其原因,是明王朝过于重视文化轻视武学,社会上形成了浓重的“右文左武”风气,人们都以文举为正途,以考中进士为荣耀,不屑于武学和参加武举科考。

    明人吴骞辑在《东江遗事》中写东江镇帅毛文龙在万历年间参加武举时,还提到:“明俗轻武人,乡有习武者,目为兵,不齿于所亲。”

    按照查继佐《罪惟录》卷十八《科举志》上的说法,由于明代士兵的户籍为军籍,和普通民籍有别,且犯罪的人就被罚去当兵,这使得军职人员社会地位低下,从而影响到了武举发展。

    很多世家大姓不以子孙中武举为荣,反以为耻,认为这是自轻自贱,污损先祖这做法。

    经过从天顺八年(1464年)到弘治十七年(1504年)近四十年的发展,武科考试程序与项目算是初步完善,但武举考试却经常中断,规模并不是很大。

    嘉靖年间的《武举录》记:成化年间的武举录取名额,不过二名到七名左右;弘治年间的武举录取名额,不过十五名到三十名左右。

    明朝武举制度的成熟阶,是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至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的四十年间。

    正德二年(1507年)四月,明武宗诏令武科考试结束,自己将在是府赐宴武举人,该宴就赐宴中府,称“会武宴”,此举,开明代武举赐宴的先河。

    正德三年(1508年),明朝兵部出台了《武举条格》,进一步完善了《武举法》。

    武举制度也发展成了乡试、会试两级考试制度。

    像是前文说过的,武宗朝的武举人许泰,是大明朝现有史料可考的武举人中,官职最高(左都督)的一个,也是唯一被皇帝收为义子、唯一被赐国姓(朱)、唯一被封爵(安边伯,永定伯)的一个。

    明武宗朱厚照重视武学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