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宋_第四百四十六章 市镇的发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六章 市镇的发展 (第2/3页)

江南的大多受到了李伯重的影响,采用他的观点,将江南定义为上述八府一州之地。

    “市”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最早的市没有固定的位置,后常在居民点的井旁,故有“市井”之称。

    人们在特定的地点按特定的时间相互交易,形成集市。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了经营上的方便,市逐渐吸引到人口比较集中,又是奴隶主贵族居住的城中,并有固定的位置。

    “镇”与“市”原本有严格的区别。

    到宋代,镇才摆脱军事色彩,以贸易镇市出现于经济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镇成为县治和农村集市之间的一级商业中心。

    市,多是商贩和行商,商业规模较小;镇,则坐贾较多。

    二者在工商业发展程度上有所不同,因为镇的工商业较发达,在经济上对封建统治者来说至为重要,因而设“官”以收税,设“将”以弹压。

    所以有人说“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将防遏者谓之镇。”

    “镇市”作为一个具有经济意义的新名词,正式出现于北宋的熙宁、元佑年间,到南宋以后常见于官方文书以及地方志中,成了一个专门用语。

    宋代是一个市镇机能转变的过渡时代。

    在宋代,由于城市中市坊制度的破坏,以及邻近乡村地区懋迁的方便,原有的定期市逐渐演变形成商业性的聚落,做为固定居处的市于是形成。

    另一方面,原有以行政及军事机能为主的城镇,也逐渐蜕变转化为商业及贸易的重要据点。

    这种商业化的趋势,直到明清时代,传统的市镇均脱离了它的原始含义,而以商业机能为标准。

    这些市镇都是人口稠密、商店林立、经济繁华的中心地,是介于州县城与乡村之间的新兴小城镇。

    在明清的方志中,其间的市镇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如弘治吴江县志谓“人烟凑集之处谓之市镇”。

    包括乾隆湖州府志也说“田野之聚落为村,津涂之凑集则为市为镇”,嘉靖仁和县志所载杭州附近各市镇则均“市镇”或“镇市”连名。

    可见,明清时“市镇”或“镇市”已经成为江南地区一般商业聚落的通称了。

    虽然明清时代一般镇大于市,但也有不少是市大于镇,因此,到了清末时期,市镇的标准已经没法分判了。

    但可以江南市镇的基础奠定于宋代,宋代的农业革命与商业革命,以及“苏湖熟,天下足”局面的出现,为江南市镇的兴起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持,不少江南市镇都可以追溯到这个时代。

    像乌墩镇(即乌镇)、梅溪镇、四安镇、南浔镇都是。

    此外比较有名的震泽镇的前身震泽市就形成于宋代。

    所以我们通观江南市镇的发展,可以发现明代是一个重大的转折。

    宋代以来,直到十五世纪末(明成化、弘治年间),可以说是市镇的萌芽与形成时期。

    明代的苏、松、杭、嘉、湖等府不仅是财赋重地,也是农工商各业发达的经济中心。

    农家经营的商品化与市场化,需要有比集市更高层次的市场与之相适应,这就给市镇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以苏松常杭嘉湖六府而论,在明代该地区市镇确实有了蓬勃的发展尤其是在明成化、弘治年间,出现的市镇发展的第一个高峰,除了该区域的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苏松接近上海的沿海地区以外,近代市镇的基本规模和分布格局,可以说是在明代奠定的。

    清代江南市镇继续发展,市镇作为江南地区最活力的经济中心地,作为全国多层次市场中的重要环节,伴随着康雍乾盛世的出现,进入了江南市镇发展史上的第二波高峰。

    清末民初,是江南市镇发展的第三个高峰期。

    明清江南市镇的繁荣表现在市镇数量的增加、市镇人口的大量增长、市上升为镇等方面。

    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三百年间,尤其是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

    清代,江南地区的市镇明显地有大量增加的趋势,尤其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江南市镇进入了一个快速成长的极盛时代。

    台湾学者刘石吉做过统计,就以苏州府为例:在明初只有30个市,到正德时已经增加到45个市镇了,到清乾隆时增加到100个市镇,光绪时达到206个。

    其它府的市镇也基本上都是这样呈增长趋势。

    从明代前期开始,经明中后期到清前中期,江南诸多市镇都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