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之未来不是梦_第三十二章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2/2页)

索尼是很愿意的。

    它们甚至觉得,以索尼自身的研发实力,有了这些技术作为参考,是可以形成索尼在dvd领域的巨大领先优势的。

    但是,企业能做到像索尼这样的程度,肯定不能用所谓的意气之争,来当作依据的。

    最起码,这个不会是最重要的原因。

    重要的是,不要忘了索尼当年在录像带格式上与vhs的竞争,虽然索尼最终还是失败了,但是,对于这个领域的垂诞,索尼却从未忘记。

    所以,也才有了索尼不惜花费巨资,收购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事情。

    所图的,不还是格式标准吗?

    而很显然,dvd就是新仇旧恨一起报的最佳契机,容不得索尼不重视。

    而陈哲垂涎的东西,和索尼想要的可不一样。

    他想要的,无非就是让索尼给自己搭个台,然后自己上去唱戏而已。

    所以,他和索尼之间,应该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算是天然的合作伙伴。

    那么接下来,就要看到时候,双方怎么去谈了。

    至于其它诸如厂房、生产线设备、工人等,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流水线上所需要的设备,很多都是通用型设备,这个也不是问题;

    工人应该也不难招到,一方面,当地不缺这样的资源,另一方面,安阳在南方打工的熟练工,其实也不在少数。

    只要待遇方面上去了,就算比南方稍微差一点儿,愿意留在当地的,应该也会有不少。

    所以,趁着过年的返乡潮,留住一批人,还是不在话下的。

    至于厂房,自建肯定是来不及的,而且,就算虎须岭那边谈妥了,陈哲也不会在那边搭建临时车间,那有些浪费了。

    所以,租赁或者承包,甚至是直接买下一个小的厂区,就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了。

    而这样的地方,在当前的安阳,还是有不少的。

    就比如工业学院附近,那家已经近乎于倒闭的机械厂。

    工业学院附近一大片的地界,以前可都是红星厂的地盘,后来红星厂搬迁之后,诺大的厂区,也就被好几个企业给瓜分了。

    这些企业里面,有市纺织厂一厂,有省三院,有省机电厂,也包括了这家快要倒闭的宏达机械厂。

    宏大机械厂是市属企业,因为技术跟设备都跟不上,生产出来的产品,连当地人都嫌弃,就更不要说往外面销售了。

    所以显而易见的,肯定逃不脱经营不下去的局面。

    再加上一直以来,无人可以接盘,就是想要改制,都找不到人来接手,所以,只能一直拖了下来。

    陈哲觉得,如果有必要,直接把他买下来也不是不可能。

    一来,不管是以后的代工厂,还是将来的工业学院,肯定是会慢慢迁移到虎须岭那边的。

    那么,这一片连在一起的土地,就可以开发成商业住宅,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自住还是销售,都没有亏本的可能性。

    毕竟,这地儿可是市中心,地皮究竟在将来会值多少钱,陈哲心里还是有点儿谱的。

    二来,当然就是缓解当前的困局了。

    毕竟,激光头部件的生产,初期可以从东洋那边直接进口一部分。

    其余的,国内就都可以解决。

    所以,就算是和索尼谈妥达成了合作,也并不意味着,就一定需要生产激光头部件的合资厂投产之后,才能供应东升电子,完成dvd播放机的组装。

    虽然,进口和合资厂的产品,在价格上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是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东升电子的利润,还是可以有所保障的。

    这样一分析,陈哲就觉得还是很有可行性的。

    想通了这一点,他也就不再纠结了。

    反正有李民浩这个工具人在,用起来还是很顺手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