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青春_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是结局的尾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是结局的尾声 (第1/2页)

    2014年3月28日上午8时,一架载有437名志愿军烈士遗骸的特殊专机从韩国仁川机场呼啸着腾空而起,飞向中国沈阳。

    这是中韩两国政府自2013年协商建立交接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合作机制后,第一批从韩国移交的志愿军烈士遗骸。

    去时是少年,归来已一生!祖国满怀深情地以最高的礼仪迎接这第一批志愿军烈士。

    40分钟后,两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歼15战机,在中朝边境上空迎接了这架专机。

    机载无线电传来专机飞行员的通话:“我们是东方航空056航班,运送志愿军烈士遗骸前往沈阳。”

    迎接专机的空军战机长机飞行员眼含热泪地回复道:“欢迎志愿军忠烈回国,我部两架飞机,奉命为你全程护航!”

    专机飞行员也是热泪盈眶,他是一名空军退役的飞行员,知道这份荣誉是属于他驾驶的这架专机上437名志愿军英烈的,于是,他收敛心神,神色更加凝重,认真驾驶专机,在两架战机的伴飞下,很快就平稳地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

    桃仙国际机场宽阔的机场地面,十几张绿色的军用卡车整齐地排列在场上,几排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早已列队等候,还有一队解放军军乐队正在演奏着庄重的哀乐。

    437名军容整齐的解放军礼兵,手捧覆盖着国旗的烈士骨灰盒从飞机上下来,他们神情肃穆,目不斜视,在庄重的哀乐声中,迈着缓慢而整齐的步伐,将烈士骨灰盒送到卡车前。

    卡车上的解放军战士接过烈士骨灰盒,庄重地将它们整齐排列好,待所有的烈士骨灰盒都装车完毕后,主持仪式的一位军官冷峻地高声命令道:“敬礼!鸣枪!为志愿军忠烈送行!”

    在场的所有军人都立即庄重地行礼,几排解放军战士举起手中的自动步枪,连续鸣枪十二响,枪声响彻和平的天空。

    装满烈士骨灰盒的军车在军乐和枪声中缓缓启动,将烈士的遗骸运送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随后将他们安葬在那里,让这些志愿军英烈再次入土为安,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长眠。

    机场侧边上,还有数千名闻讯赶来的人,他们有老有少,还有少数是军人,他们都热泪盈眶地观看了整个过程,其中有的人被感动得禁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在人群最前面一排的中间,有3男1女四位军人,其中两位中年男子一个是大校、一个是上校,30来岁的青年男子是少校,20多岁的女子是上尉,他们都在庄重地举手行礼。

    在他们的旁边,还有4个少男少女,他们都分别搀扶着4位老人,4位老人显然是两对夫妻,他们的年龄看上去都已经是年过八十,但他们的身板依然挺拔。

    4位老人都穿着洗得干干净净的志愿军旧军装,他们虽然没有行礼,但自始至终都在看着烈士灵柩的交接仪式,直到军车队伍远去,那位身材高大、满头白发的老人才转过身来,流着热泪,喃喃地念叨道:“他们还没有回来,他们战死的地方很难找,可能找不到他们了!……”

    他旁边的老伴也是满头银发,她抓住他的手安慰道:“别担心,李铮,会找到他们的,这是第一批啊,才刚刚开始呢!”

    旁边的另一位白发老人也赞同地点头:“你别担心啊,三哥,我和雷英都已经向孩子们详细交代了当年侦察营战斗过的地点,他们都已经记下来,正式报告上去了,一定能够找到他们的!”

    他旁边的老伴显得更年轻些,她也笑着说道:“三哥,你怕是好久没有看报了吧?这件事情上面可重视了,国家不仅与韩国建立了这项寻找烈士遗骸的交接机制,马上还要启动‘忠骨计划’,通过志愿军烈士遗骸的dna对比,寻找他们的亲人,让他们能够真正的‘回家’!”

    已是白发老人的李铮闻言抹去脸上的泪珠,抬眼望向朝鲜半岛方向,仍然满脸凝重:“古人说得好: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上甘岭的好找、鹰嘴崖的好找,但那些单独死去的如王大柱等人,怎么找啊?”

    旁边的余淑媛、李铁、雷英等听闻此言,均默然无语,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看向北面那片层峦叠嶂的大山。

    朝鲜战争过后,李铮等人回国继续担任军职。李铮最后从某军区副司令员任上离休,余淑媛在某军区政治部主任任上离休。李铁担任某特种部队主官,带队参加了1979年自卫还击战,后来从某军区参谋长任上退休,雷英也曾经担任某军区一线部队政委,后来从某军区情报处处长任上退休。

    李铮长叹一声:“古来征战几人回?战死能够得到战友埋葬的还算是幸运的!还有多少死于飞机轰炸和炮火中的英烈,他们的尸骨到哪里去找啊!”

    他说完咳嗽了几下,赶紧捂住心口,一行老泪又潸然而下。

    搀扶着李铮的孙女儿惊呼到:“爷爷,你是不是心口又疼了?”

    一旁的老伴余淑媛赶紧伸手在他的背上轻抚几下:“你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