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8、评估准备 (第1/1页)
这几天马林可是真的忙到了头都开始有点晕的程度,电池的安全性、适用性等等都要经过很严格的测试,其中包括低温、高温、撞击等等一系列极端且苛刻的条件。 封装法阵在这里头的作用简直绝了,让马林不得不再一次感叹封装阵法的神奇。 在撞击测试中,正常情况一块同样重量的锂电池不加装外部防护的话,它必着火。但一块燃料电池在经过撞击之后破坏了封装法阵的完整性,法阵启动破坏掉内部所有的魔法阵,反应立刻停止,原本还在呼呼燃烧的铁粉立刻就进入了冷却不再继续反应,哪怕瞬间被碾成了铁皮,里头的东西都不会出现爆炸或者自燃。 而在低温测试里头,它表现出来的成绩也是让人瞠目结舌。对比市面上常见的电池,在极限低温下的表现大多不尽如意,亏电甚至能达到百分之六十,别说续航了,启动都是个难题。 但燃料电池不吃那一套,哪怕都降到了零下六十度,它照样呼呼的烧,完全不受任何低温的影响。 高温低温的表现都近乎完美,就是水下的表现不太行,但这不重要,谁会把电动车往水里开呢。 经过这么一系列近乎变态的测试,马林个人认为现在这款产品除了长得丑陋了一点,其他都还已经勉强能说得过去了。 现在就等过完年之后大炮家里的评估团队上门审核了,只要能审核通过,年后在厂房改造完成之后,基本上就可以对这款产品进行量产了。 “专利材料已经邮过去了。”张绒把邮局的回执单递给马林:“还有什么任务要完成啊,马总。” 马林点开手机看了一眼,然后叹了口气:“有点紧张,大炮昨天问了一下,说评估团队下礼拜一就过来了。” “来呗,这东西害怕过不去审么。” 的确,更高的燃烧效率、更强的储能、适用环境更广、安全性更高,关键单价便宜,马林计算了一下所有的材料费用加起来一根电池的成本大概在四十块钱到五十块钱之间,主要成本还是集中在中间那根不参与反应的钨钢棒上,这玩意一斤的回收价就要八十块钱到一百块钱不等,在没有替换材料之前,主要成本就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