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6_第十二章 上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上学 (第2/3页)



    李丽娟过了年也就能去念一年级了,不过过了年不久李父买了房子,一家人就搬到城里面,她是在城里的实验小学念的一年级,后面也一直跟着在城里的学校念书,这龙女河乡离着城里虽然很近,但是一直过了千禧年之后才慢慢的因为城市的扩张而成了这个县城的一部分,乡里有自己的中心小学中心中学,这个乡现在有三四十个村子,有些村子自己有小学,有些则是几个村子合建一个小学,至于说初中,整个乡里的孩子都去离龙女河村十来里地的一个学校念书,那里是整个乡里唯一的初中,后面因为发展房地产,城里面的一些校园或者是直接置换了,或者是成了小学,县里重新规划过之后,龙女河乡的中学成了县里的实验中学,校园扩建出去很大的地方,而且因为离城里还有一段的距离,学校的孩子一般都是住校的,也成了很有名的一所寄宿制的初中。

    李丽娟所在的班级班主任是刘老师,一个刚刚结婚正在积极备孕的女老师,看到李丽娟进来,赶紧过来,问她:“李丽娟,身体好了吧?”

    李丽娟对刘老师有点印象,点了点头,说:“刘老师,我都好了。”

    刘老师说:“好了就好,赶紧坐下,咱们一会就要上课了。”

    李丽娟也不知道自己要坐在哪里,站在讲台的前面看着偌大的教室里摆着的桌椅板凳,桌子是半米来高的长条桌子,就一个桌面再加上四条腿,有些小孩子坐的是小凳子,小凳子还带着小靠背,有些则是坐长条凳子,两个孩子坐一条,小孩子坐下之后把自己的小书包板板正正的放在桌子上。

    刘老师跟李丽娟说了话就出去了,倒是角落里一个小姑娘在那里喊:“李丽娟,快过来坐下了。”

    李丽娟看去,一个穿着红色棉袄的小姑娘在喊自己呢,看看教室里已经快要坐满人了,赶紧过去,那个小姑娘说:“你都好几天没有来了呢,听说你还跟着你奶奶去看你大姑了,你大姑那里好玩吗?”

    李丽娟说:“还行吧,我觉得还是咱们这里好。”

    小姑娘听了,撇了撇嘴,说:“谁说的,人家那里是城里,还是城里好呢,对了,刘老师说年底下乡里要文艺汇演,要从咱们班里选人演节目呢,你长得好看,唱歌也好听,一定回选你的。”

    李丽娟真的不知道要跟这么大的小孩子说什么,她嗯嗯啊啊的应答着,好不容易熬了一上午的时间,放了学,飞奔回家。

    到了家里,姥姥已经把饭做好了,一家人围着炕桌,在炕头上吃饭,旁边是睡得呼呼的小弟弟,李父给他取了个名字,叫李立明,小名就叫明明。

    李父正在跟李母商量事情,李丽娟在一边听了一耳朵。

    他们俩都是厂里的工人,这次生小弟弟,违反了政策,要被厂里开除,李父倒是不在乎这个,倒是李母,觉得一直都是有组织的人,这次被开除了,后面就跟没根的浮萍似的,李父劝她,在厂里挣那点死工资,家里还有三个孩子呢,自己在外面随便干点也比那样挣得多,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厂里除名了,一家人的户口是迁回来还是先落到李丽娟姥姥的户口簿上。

    前世就是先落到姥姥的户口簿上,后面买了房子,再后来卖了房子,一家人居无定所的,好在还有个城里的户口才能有个学上,李丽娟觉得,倒不如把户口迁回来,这样还能分几亩地,就算是在城里混不下去了,来家里种地还能饿着人吗?

    李父无所谓,李母觉得就这样从城里把户口弄回来挺丢人的,不愿意,姥姥倒是无所谓,他们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李父想着挺自己妻子的话,反正是个户口,在哪里不一样啊,李丽娟不这样觉得啊,放下饭碗,她说:“爸爸,我觉得吧还是把户口迁回来的好,咱们还能分几亩地,种地就有粮食吃呢。”

    李父说:“你小孩子家家的懂个什么呀。”

    李丽娟说:“爸爸,我怎么不懂了,我这次跟着我奶奶去省城,可是涨了见识了,回来的时候在火车上就有俩人在那里说这个事情呢,我也知道你在城里有小买卖,他们说这个事情很多地方都是偷偷摸摸的干,后面怎么样谁知道啊,爸爸,要是人家不让干了,咱们家里有几亩地,还能饿着肚子吗?再说咱们在村里还有这个房子呢,小玲说咱们家里没有村里的户口,以后的时候就没有房本,我举得咱们还是把户口给迁回来的好。”

    李父说:“你就甭操心了,我找人问问去。”

    李丽娟说:“爸,你跟我妈要是想要把户口留在城里,记得把我户口弄回来了啊,我可不愿意在城里当二等功公民呢。”

    李父说:“瞎说什么,那是你姥姥的户口本呢。”

    李丽娟说:“咱们就这么迁过去,人家承认咱们吗?爸爸,我还是想要把户口弄回来。”

    李母没想到自己的大闺女还在琢磨这些事情,说:“丽娟,你整天瞎琢磨什么啊,小孩子家的,别瞎操心。”

    李丽娟看自己的父母这么不在乎自己的意见,也没有怎么在乎,不过李父是顶替李家爷爷的工作岗位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