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6_第十四章 挣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挣钱 (第2/4页)

好了一直租到过年,为的是放东西,房子租下来之后李父就在这边住着,为的是看东西,正好李丽娟跟小叔把招牌放到外面,桌子搬到里面,写好的对子就放在院子里晾着。

    一直到小年,李家每个人都忙的脚不沾地,小年得回家辞灶王,腊月二十三,李父就找了个拖拉机把一大家子给拉到了李家村,从今天开始奶奶跟姥姥就在这边待着,得把年忙活起来了,村子里很多人家已经扫了房子,甚至是炸了过年要用的东西,都开始蒸馒头,做豆腐了,李家为了摆摊卖东西,家里什么都没有准备,奶奶已经很着急了。

    后面李母自己骑着自行车两头跑,家里忙就在家里,家里不忙就去城里帮忙,也幸好就二十来里地远,骑着自行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二叔从干活的地方回来了,二婶也放假了,一家人凑到一起,拧成一股绳忙着,也是因为有二叔二婶的加入,李父跟李母觉得轻松了很多。

    小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作为一家之主的灶王爷,那是家家户户都得张贴在灶前的,灶王爷保佑一家老小的平安,小年这天,得了供奉就会去天上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年的工作,大年初一,过了子时,烧纸发纸马再请了灶王爷回来,所以,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辞灶王,给灶王供奉上瓜果蜜糖,为的就是灶王爷甜甜嘴巴,到了天上多说些好话,也因为如此,灶王爷两边贴的对联写的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横批写的就是“一家之主”。

    这几天李父进过来的麦芽糖做的糖瓜卖的格外好,谁家都用得着,供奉完了灶王还能给家里的孩子甜甜嘴巴,现在物资匮乏,并不是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很多人家一年到头也就是过年时候能够放开了让家里一家老小吃个够,平日里还是得精打细算的过日子。

    奶奶跟姥姥回来先把家里的炕烧好了,奶奶那边还好,奶奶时不时的回来住个一晚上,李丽娟家里的炕那可真的是冰凉冰凉的,已经好些日子没有人回来住了,屋子里格外的冷,李母把小儿子明明放到奶奶的炕头上,回家就开始忙活,烧炕,把家里的灶台清理干净,准备晚上的饭,李丽娟跟着忙前忙后的,李母其实觉得当初丢了工作挺懊恼的,但是看着家里三个孩子,慢慢的就想开了,其实这样也挺好的,家里孩子多了以后能有个相互守望的人,哪里跟自己似的,家里就自己一个,想要个亲姊热妹的凑一块聊聊天,都不行,当时找对象,她看中的就是李家孩子多,而且家里都是厚道人,要不然她一个城里的干嘛找一个农村的呀,而且一开始两个人还是住在厂里分的宿舍里,后来她男人非得回农村来盖房子,她想不开的,为什么不在城里买个房子一家人住呢,现在看来,那个时候男人大概就是不愿意在厂里吃那点死工资,想要出来闯一闯的吧,要不然也不会顶着政策非得要老三了。

    李母这个人,你说她性子软吧,她从来不吃亏,你要是说她性格刚吧,很多事情她还很听自己男人的,李丽娟有时候都觉得自己这个妈妈是个好妈妈,好妻子,但是就不是个好女人,她怎么都不会给自己好好打算打算的呢,但是上一辈子妈妈真的是很好的照看自己的孩子,把最好的都留给孩子们,家里条件就那个样子了,李丽娟再回过头来仔细的审视自己的妈妈觉得自己的妈妈,应该是从小被姥姥宠着,没有经历什么大的风浪,一开始还带着些浪漫的,后来这份浪漫就变成了随遇而安,不过妈妈的性格却是很好,总是不骄不躁,不紧不慢的,让身边的人都觉得很舒服。

    天还没有黑透了,就听到外面传来劈里啪啦的鞭炮声,这是有人家在辞灶王了,在李家这会已经在灶王神像前摆上了三个小碗,三个小碗里分别盛着糖瓜柿饼苹果,李父正在院子里挂鞭炮,家里有一根长长的竹竿,过年的时候就用这个挂了鞭炮放鞭炮,李父让李母做了几个菜,待会的时候都去奶奶家里吃饭,为了他的生意,家里人都跟着忙活。

    **跟在爸爸的身边转过来转过去的,姥姥喊了她几次都不愿意进屋,李父说:“娘,我看着她就行,您不用给管了。”

    姥姥进屋里,对正在忙着做菜的闺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