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6_第三十章 麦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 麦收 (第1/3页)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备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进入农历的五月,就意味着要准备开镰割麦了。

    村里人现在最关心的就是这几天的天气情况,麦子割下来,运回来,打场脱粒,还得晾晒入仓,需要的是时间,更需要阳光,麦收期间不光是怕下雨,就是太阳不好也不行的啊。

    李父压好了场院就开始磨镰刀,家里好几把镰刀,找一块磨石,打一盆水,把镰刀的刀刃沾着水,在磨石上面使劲的磨,一直把镰刀的刀刃磨得寒光闪闪,割麦子全靠镰刀,镰刀不快就会影响割麦子的。

    镰刀磨好了,家里的架子车,地排车也都检修好了,这些都是运输麦子的工具,得用这些东西把麦子从地里运到场院里面,工具有什么隐患也赶紧给排除了,这个时候的农家人啊,都在为即将到来的麦收做完全的准备,地里的庄稼,就是农人的心系子,哪怕是一粒粮食,都要让它无恙的归到粮仓里面。

    开镰了,村子里的气氛一下子就紧张起来,李父早上天没亮就带着镰刀去了麦地里,李丽娟躺在炕上,早上的气温还有些低,裹在薄薄的被子里,听到远处传来布谷鸟的叫声,街上还有往地里去割麦子的农人的动静,偶尔的咳嗽声,踢踢踏踏的走路的声音,还有相互问候的声音,远远近近的,听起来心里是那样的熨帖,李丽娟再也睡不着了,爬起来穿上衣服,姥姥已经起来在烧火准备做饭,李母从西屋里走出来,看到李丽娟穿好衣服出来了,问她:“你怎么不再谁会?现在还早呢。”

    李丽娟摇了摇头,说:“妈,我睡不着了,咱们去地里看看去吧。”

    李母说:“你爸不让我去,说我镰刀都不会拿呢,去了也没什么事情做。”

    李丽娟说:“妈,咱们可以帮着捆麦馃子啊,你看看大家都去干活了,我要是不去,觉得被别人给落下了。”

    李母说:“那要不咱俩就去,娟娟,我真的没有干过啊,前些年我们学校去农场劳动,我们正好没有赶上割麦子,我们去掰的玉米呢,唉,也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好。”

    姥姥说:“你用心做了还能做不好啊?”

    李母说:“妈,我这不是心里没有底吗,对了,妈,你有没有割过麦子啊?”

    姥姥说:“我小时候割过,后来跟着你大舅进了城里就没有再割过了,我们那个时候割麦子,都是半夜起来趁着没有大太阳割,为的就是麦穗不是很干燥,不容易掉麦粒。”

    李丽娟说:“姥姥,半夜怎么割啊?能看到吗?”

    姥姥说:“能看到啊,怎么看不到呢,割麦子就是把麦子割倒了放在地上,然后后面的捆成麦馃子,用马车给拉回来就行了,白天太阳太大了,麦穗晒得太干容易断了,哎呀,这一晃真的是几十年了呢,哎呀,我还能跟着你们再来重温一下麦收,真的挺好的。”

    李母说:“您还来重温?您说你是能下地割麦子啊还是能够下地捆麦馃子呢?妈啊,您啊,还是在家里帮着好好的带孩子吧。”

    姥姥说:“那你怎么不跟着娟娟爸爸去割麦子呢?”

    李母说:“我哪会做这个啊,娟娟爸爸怕我没有割到麦子割了我自己的脚。”

    姥姥叹了口气,说:“明岚啊,也就是你找了个疼媳妇的男人,虽说你们俩现在在农村,听起来不如在城里当工人名声好,但是认真算起来,我举得你们俩啊,带着孩子在农村比在城里好多了,我也觉得跟着你们在这里过的舒坦,带着孩子去街上,大家凑一起说说话,聊聊天,这边的这些相亲啊,可比咱们在城里那些胡同里面的街坊好多了呢。”

    李母说:“我不跟您说了,我去地里了,不割麦子我还不会捆个麦馃子吗?”

    姥姥笑着说:“你以为捆麦馃子是个容易的事情吗?你去试试你就知道了。”

    李母喝了一大碗的凉白开,说:“那我这就走了,等我回来再做饭就行。”

    姥姥说:“看看不行我就做好了给你们送到地头上也行啊。”

    李母说:“这么近,用不着的。”

    李母走了,姥姥看着自己闺女的背影,对李丽娟说:“娟娟啊,这农活可不是那么好干的啊,你这个妈妈啊,去地里干一下试一下就知道了,娟娟啊,你要好好的念书,以后的时候考大学,不要在农村种地,姥姥在农村待过好些年,知道咱们庄稼人啊,干活累,还得看老天爷是不是赏饭,要是风调雨顺的啊,自然是有吃有喝的,要是遇上灾荒年月,咱们老百姓啊,就得遭罪了,不论什么时代,苦的都是老百姓,更苦的是咱们庄稼人呢。”

    李丽娟静静地听着,姥姥看着安静的听着自己说话的小外孙女,笑着说:“你看我,跟你说这些做什么啊,你这才几岁啊,哪里能懂这些呢?”

    李丽娟给灶底下添了一把柴火,抬起头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