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女御史_第1章 永阳坊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 永阳坊案 (第1/2页)

    大晋167年,京城永阳坊。

    君歌瞧着眼前的院子,挽起袖口。

    她腰间御史台的腰牌,还有手上抓握的一把白色布条,格外引人注目。

    “死者是67岁高龄的易有为,独居,有一个儿子,开包子铺。”

    君歌身旁说话的人,是六扇门的四大神捕之一,唤作柳南,年轻干练,温文尔雅:“方才已经做过第一次现场勘察了,地面上脚步痕迹很多,屋内血迹更是无所不在。”

    他蹙眉:“可偏偏,除了这些东西之外,凶手什么都没留下,没有目击者,没有证人,连凶器都没找到。”

    君歌边听,边点头往现场的方向走去。

    柳南跟在身旁,面上透着十足的歉意:“三法司都知道君大人的现场重建是一绝,这实在是没辙了,才提前将君大人给请来了。”

    闻言,君歌浅笑。

    没辙是假,在她的计划之内才是真。

    本来,调令三日之后才正式送达,但自己钓了三年的鱼,如今终于咬上了饵,她怎么会放过这个绝佳的机会。

    “无妨,三法司本就是一家。”她笑起,从怀中掏出一副手套,麻溜的戴在手上。

    大晋百年,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共同维系着刑律的运转。

    独独六扇门,仗着皇帝直隶,超脱于体系之外。

    尤其是六扇门门主苏辰,朝野人称“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大晋的官员监察制度推行了这么久,偏偏他六扇门,就是不松口。

    若不是御史台出了君歌这样的刑案人才,以帮助办案作为交换,怕是再过个三五年,也敲不开那漆黑的门。

    “尸体呢?”君歌边走边问,“验了么?”

    柳南点头:“刑部的金大人来验过了,但因着尸僵未退,能给的信息极其有限。”他说,“被害人身上锐器伤有十八处,有十五处集中在头面部,剩余肩部一处,手上两处。”

    十八刀,且集中在头面部。君歌蹙眉:“够狠的,这是深仇大恨啊。”

    “对,现场十分血腥。”他继续说,“因着勘察尚未结束,尸体仍未移动,还在屋内,君大人也瞧的到。”

    三月京城,晴空万里。

    出事的院子不大,在京城最西南的坊子里。灰墙黑瓦,是个标准的四合院。

    君歌刚刚走到门口,她就瞧见院门上一只暗红的血手印。

    “街坊四邻反馈,说易有为平日生活十分规律,辰时出门吃早点,而后三刻与棋友汇合,到坊子商街的棋楼下一天的棋,傍晚才回家。”柳南指着那个血手印,“今日一早,棋友照常来唤他,却见大门敞开。”

    “他好奇走近,一眼就瞧见了这血手印。”柳南上前两步,站在门边,手指顺着门缝引过去,“棋友当时没进去,站在这里就瞧见了倒在堂室里的老人。”

    顺着他的手指,君歌透过门缝,望见了倒在血泊中的被害人。

    她点头,撩一把衣摆,直接在门口蹲了下来。

    借着晌午的天光,君歌稍稍歪了下头,在院子里青石板路的路面上,瞧见了一排清晰的脚印。

    这当中有两处,格外密集。

    “门主专门吩咐了,说这些脚印痕迹君大人肯定会用得上,让我们都注意着的。”

    闻言,君歌轻笑一声,起身径直迈过门槛,将抓在手里的白布条,扯出了一节。

    她于柳南诧异的注视中,将地上那些杂乱的脚印,套在了白布条里,又用几颗小石子压住了线。

    三两下,庭院里的足迹就被框的清清楚楚。

    至此,君歌才有空起身,一边环视整个院子的模样,一边暗暗搜寻着苏辰的身影。

    院墙很高,没有蹬踏的痕迹。破锣框子扔在角落里,不规则的堆成一个小包。

    洗过的衣裳随手晾在绳子上,当是许久未收,起了一层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