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量子纪元_第9章 海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章 海龙 (第2/2页)

绕不开的一位朋友,因绝对正确而值得信赖。”

    庞泰用肩膀靠了靠他,不怀好意笑道:“你还说过这种话?好中二啊。”

    “那是,很早以前说过的了。”

    “哦,那现在呢?”张南门脸上仍挂着微笑:“我是说,你应该没有为此怀疑过吧。”

    “当然不会,谁会怀疑数学呢?”

    “对的,我们当然不会怀疑数学,这门学问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正确的追求而存在。换一个角度,做航天也正是如此,不容许任何的错误,所以我们必须随时随刻怀疑自己,怀疑二十年来的每一个步骤,哪怕今天终于看到这些跳动的数据,到最后一刻我们也要怀疑。”

    投影上的表格被逐一收纳起来,剩余一个实时影像窗口,以及旁边不停浮动的数字。镜头中心有一个三十米高的白色圆柱体,这是海龙二号的部分整流罩,

    此时的海面上起了些许微风,而那根圆柱就像嵌进海底的礁石,丝毫不为所动。

    “不过这些数据,您已经核查过几乎上千遍了吧。”庞泰挠了挠头,不解含义。

    此时安集似乎听懂了老师的话,二人相视一笑。

    老师是在追忆往昔,回顾焰火计划二十年来的点滴。人类数字的发明,一开始其实就是为了记录,而今天这每一条数据背后,都是这些年历历在目的开发进程和心血。

    安集皱了皱眉,看着投影上海龙二号露出的小小一角,以及桌上那个火箭模型,不难想象这个沉默的庞然大物将会爆发出怎样的力量。

    它并不是美观的,甚至是原始的,简直与整流罩里面的东西格格不入。如果按照老师的原定计划,在欧航局的帮助下,使用位于芬兰的巨型火箭撬发射,那将会让这两艘星舰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展现,人类的一大标志性壮举,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两轮蓝色的太阳!

    可惜这次暂时看不到那样的奇观。

    “我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大代价造出海龙。”

    海基发射,目的就是节约成本,想让一个两万多吨的东西立在陆基发射平台,就必须花费难以想象的代价。更何况在那种室压下,发射的瞬间,这些东西都基本上要被付之一炬。

    比起在这些方面节省开支,为什么要选择海龙这种昂贵的方案,才是最让人费解的。难道真是为了那百分之零点几的容错率?这根本不会让人信服。

    就算海龙二号能重复使用,就算其造价比起聚变引擎来说不算什么,但这五十亿依然是一笔天文数字。而且,是一笔本能节省下来的天文数字。

    面对这样的提问,张南门终于关闭了投影,拿起那只火箭模型,似乎有什么心事。

    “你不妨想想,最初的焰火计划是打算做什么。”

    安集当然知道,焰火计划这些年来一直都有稳定而庞大的资金支持,而且因为投资者的原因,这个原本承载星际旅行梦想的计划,最终也变成了徒有其名的采矿计划。

    但这样的回答,仍然没能让他想明白。这可是整整五十亿的额外开支,难道造出海龙,仍然只是因为有利可图?

    直到张南门在投影里打开太阳系的星图,他指了指柯伊伯带两个截然不同的位置。

    “就像你的奥尔特算法,一开始是为了验证一个深空条件下的数学模型,后来忽然开发出了完全让人想不到的商业用途。”

    老师提醒之后他才想起来,三个月前在海龙二号设计之初,项目组临时变更了航行坐标。

    这应该是一块更大的矿藏小行星,按照金属铱当前市价,只要星舰的最终返程荷载能再增加三十吨,这五十亿就能回本。

    “这其实算个小小的商业机密了,目前虽然不能再多说其他的,但按照他们的方案,通过海龙二号逃逸入轨,星舰返程时能增加九十多吨荷载。”

    安集猛然张大嘴巴,难怪海龙造得这么快,这是将近百亿的利润!

    张南门不免叹了口气,忽然把话题跳脱出来:“某种程度上,你是幸运的,也是明智的。”

    “您是指,我选择退出这件事吗?”

    “也不全是,毕竟技术是为了服务人们而存在,只不过其价值的挖掘过程,各有让人难以言说的无奈。”

    “不过总的来说,您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棱镜’引擎终究是给未来打开一扇门。”

    “但你也清楚,那是半成品。”张南门摇头说着,忽然压低了声音:“现在忽然想起来,当年老吴张口说了个二十年,倒也不完全是信口开河,毕竟总有心急的人。”

    说到这个份上,安集也不想再问下去,控制室里的空气似乎重重压在肩膀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