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为臣_第十九章:傅相国重病存遗恨,福四爷察色生妒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傅相国重病存遗恨,福四爷察色生妒意 (第1/4页)

    福康安回来的脸色很不好,一进来就急冲冲地吩咐收拾行装,和珅知道必出大事,却也不问他,静静地呆在一旁侯着。直到福康安颓然跌坐在榻,疲惫地抹了一把脸:“……我阿玛病危。”和珅无声地张大嘴——他当然知道这对福康安意味着什么,拼死搏命争功名地辛苦一场,仿佛都成了个荒诞不经的梦。

    “瑶林。”和珅蹲下身,柔声道,“我陪你回去。”

    福康安一惊抬头:“不成。你要随军班师,否则论功行赏就没你的份儿了——多的是人想要来分平靖金川的功,你一旦随我走了,所有的功劳都一并抹杀了!”

    和珅如何不知道自己不比福康安,他是当今皇帝心尖上的人,又是整个镶黄旗的少主子,即便就此奉旨回京,别说旁人不敢分他的功阿桂只怕还要具本上奏替他多表功争名。但是——“那又如何?总见不得你一个人孤身回去——”觑着没人,和珅头回主动上前兜住他的肩膀,轻轻咬住福康安的下唇,“我放心不下……何况,还有你撑着。”

    福康安浑身一颤,一把攥住他的肩,用力地回吻过去,许久才微一点头:“恩。”

    二人只带了数十亲兵,一路轻车简从,飞骑疾驰,一个月多的时间,就从金川赶至京城,顺着驿道驰至紫禁城南崇文门,已是申时时分,向上望去,苍黑的天穹下,崇文门灰蒙蒙地矗立着,高大城墙上班驳剥落的朱漆看的更加昏暗不显,却无端地显得更加肃穆庄严——他们,毕竟是从风沙及地的川藏回到了繁华现实的京城。

    “走吧。”福康安却是一路心事重重,沉声催促了一句,便拍马入关,和珅赶紧跟上,十几个人一路驰过内城,到了王府大街转过一里路远,就是傅恒巍峨壮丽的公爷府了。

    守门的家丁原本半靠着门要睡不睡,被这番人嘶马叫的动静惊醒,揉着眼睛刚起身,忽然齐齐地瞠目结舌,而后一气儿向内府奔去,狂喜着喊:“少主子回来了——少主子回来了!”于是仿佛瞬间之内,阖府灯亮如昼,各房的主子奴才都跑了出来,迎接这个出兵放马整整两年的三少爷。

    福康安翻身下马,随手将马鞭丢给下人,紧抿着唇大步流星地望里走,众人纷纷让路,直到福康安站在傅恒的主屋前才咻然止步——自乾隆三十三年傅恒南征缅甸,到乾隆三十七年他自己二定金川,整整四年多的时间,他们父子没有见过一次面,说过一句话。他伸手抚过自己风尘仆仆的脸,又将衣扣领子拾掇清楚了,才调匀了呼吸稳步推门而入——无论何时,他都想他的父亲看到他福康安永远临危不乱处变不惊。

    房子里围了一地的人,除了伺候的奴才,还有他的大哥隆安,二哥灵安并和硕和嘉公主,立在床边愁眉抚须的是大学士纪昀,侯在身侧的是他的幼弟福长安,如今也是熬地眼圈通红,青涩的绒须早因数日的不修边幅而爬上了腮边鬓角,视线慢慢南移,在看到长安掺扶着的那道素色背影时忽然屏住了呼吸——

    那背影缓缓地回转过来,那是一个旗装贵妇,眉目寡淡不施脂粉银装素裹,却是天然的一股丰姿如玉,眼神一如往昔般光华内敛。福康安一闭眼,缓缓地双膝跪下:“额娘……”

    董鄂氏棠儿走了几步,轻轻将儿子扶起,见他征尘满面,不由地想到在金川失踪半年差点连命都搭在那儿的万分凶险,一些话几乎要冲破喉咙,可转得数转,却终究按了下来,纵使是万千关切,嘴里也依然只冷冷淡淡的一句:“回来就好。”

    那床上垂坠的帷幔忽然动了数下,长安回头大惊失色道:“阿玛——”

    “康儿——叫康儿——”那声音仿佛声嘶力竭,福康安一个箭步冲上前,攥住傅恒枯木一般的手,一眼瞅见他的父亲如今病恹恹地躺在床上,已是满头白发形容枯槁,哪里还似当年登坛拜将拥兵百万的大将军!“阿玛……”话一出口,已是破碎不堪,一滴一滴的眼泪溅在傅恒干涸的手背上——这么多年来,他其实一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