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_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于桃园,终于桃园(大结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于桃园,终于桃园(大结局) (第2/7页)

,总有大大小小的事情耽搁,可怜自己两个孩儿都快二十了,却没有回过老家看看,张飞自己也想回去。

    可临到出发前,却是自己病倒,张飞恨不得给自己胸口来两锤。如果这样能病好,再多来两锤都愿意。

    刘备笑着宽慰他道:“翼德,其实回不回去都无所谓的,只要我们四人在一起,哪里都是桃园。”

    “三哥也不用这么悲伤,春天去不了,那就夏天去。”

    陈暮也笑道:“桃园就在那里,跑不了,临到晚年,我们应该庆幸的是一路走来,相互扶持,从未分离,而不是自己怨恨自己,不是吗?”

    张飞愣住:“你们不怪我吗?都是因为我,又不能去了。”

    “哈哈哈哈。”

    刘关陈三人相视一笑。

    陈暮说道:“没人会责怪你,三哥也不比自责,到了这把年纪,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是啊。”

    刘备感叹道:“生老病死本是人生常态,我又怎么会责怪三弟呢?”

    关羽也道:“三弟你就安心养病,病好了咱们再走。”

    张飞擦了擦眼泪,双目已经是赤红。

    得兄弟如此,夫复何求呢?

    春去夏来。

    又是一个多月过去。

    等到三月末,洛阳下起了雨。

    这段时间是大汉的寒食节,也就是后世的清明节。

    正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汉朝时期寒食节的地位很高,家家户户都要为节日准备。

    等到寒食节国庆之后,张飞的病情好了许多,到四月下旬,天子再次出发,北上巡视河北和幽州等地。

    在前几年天子去了南方,视察了南方的情况,北方的发展也依旧如火如荼,河北的钢铁产量与日俱增,到今年的时候,光冀州一个州产量就达到了年产三百万吨。

    要知道三年前河北的产量才一百多万吨,短短三年时间就番了三倍,就可以知道在占了矿产区位优势的情况下,像魏郡、赵国这些地方发展有多迅勐。

    而青州那边也不慢,之前是年产二百万吨,现在已经达到了五百多万吨的水平。等到今年年底或者明年的时候,大汉总产值千万吨不在话下。

    钢铁产能上去了,带动的就是整个河北的经济。现在京杭大运河两岸已是无比繁华热闹,各地县城发展迅速,一片莺歌燕舞之中。

    或许如今大汉还有很多贫困百姓,但基层治理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好在如今大汉还没有完全形成士族与宗族文化,像士族成型需要到晋朝以后,宗族成型则要到唐宋以后。

    所以汉朝的基层治理只要找对了方法,就不至于像明清那样麻烦。要知道明清时期南方江西、福建、广州等地的宗族势力非常庞大,可谓是皇权不下乡的典范。

    而在宗族势力还没有大过王法的汉朝,通过基层公务员来解决以前全靠乡里族老的治理,就更容易防止出现那种乡间大族掌控乡野的局面产生。

    特别是河北地区,随着工业化加深。原本就一望无际极为平坦的华北平原开始到处都在修路,经济也在随着高速发展。

    刘备从四月下旬出发,陆续考察了魏郡、赵国、巨鹿等地沿线的工业情况,然后一路北上,在六月初就到了涿郡,如今涿县已经成为了国际化大都市,北方的游牧民族皆聚集于此。

    永济渠从司隶一路挖到天津,连通了巨马水、涞水等几条河流,涿县就在涞水以南,所以船队是先到泉州,也就是汉朝的天津,再逆流而上,前往安次、涿县。

    当天子銮驾从涞水下船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片忙碌的涿县码头。整个码头一眼望不到头,来来往往无数人流穿梭,连接着闹市、货栈、街巷。

    事实上涿县码头规模其实不如泉州码头。

    因为此时的泉州已经成为了北方货运集散地,从泉州出海可以去辽东,南下去青州,甚至一路去东南亚都行,而且还能通过运河去内陆城市,因此泉州船运比涿县发达。

    但泉州起家是靠交通,涿县起家则是靠纺织业。

    从章武初年刘备刚继位没多久,陈暮就已经在为涿县布局。

    他命令马钧改进纺纱机,在涿县开始试点。然后利用漠南的羊毛,逐渐开始纺织产业的建设。

    最开始只有两家小型工厂,招募了十多个女工,织布机也只有十几台。

    等到京杭大运河开通的时候,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城内遍布大大小小的工厂,从漠南每日运送来的羊毛不计其数。

    如今章武二十八年,涿县的纺织产业已经运行了二十多年,有了一个完善的体系和制度。

    大大小小的工厂、企业甚至家族内部小作坊不下千家,每日生产的纺织品数以吨计,通过航运运送至泉州港口,再送往全国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