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剪辑:开局盘点十大帝王_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广的悲情是有原因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广的悲情是有原因的 (第1/3页)

    “在朕的时期?”

    “朕怎么躺着也中枪?”

    汉高祖刘邦看到这里,顿时不爽了。

    怎么回事,提到一个人就要拿他出来教训一顿是吧?

    这还有天理吗?

    我刘邦什么时候受过这气。

    想着想着,刘邦紧握的双手还是松了下来。

    算了算了。

    对方不好惹。

    若是其他人敢数落他,刘邦非得把他的猪头砍下来不可。

    …………

    为什么说汉文帝其实是在警告李广?

    这就好比,当你还是一个小领导的时候,有一天你的领导突然对你说,你这个人很有领导样子嘛。

    这一句话,有些人听起来觉得很高兴。

    但聪明人就能够听出背后的意思。

    那就是说,你要明白自己的位置,不要有过多的非分之想。

    所以说,无论是官场上,还是战场上,对于别人的话,一定要掰碎了分析,不要总觉得自己多么厉害。

    等到了汉景帝时期,李广为上郡的太守。

    所谓太守,就是掌管上郡的一切事务。

    而李广之所以会来上郡当太守,原因也是令人啼笑皆非的。

    这是因为有一个大臣对皇帝说,李广是个人才呀,老是让他去打仗,要是伤到了,对于国家来说可以极大的损失,还是把他调往战事没那么多的上郡吧。

    汉景帝同意了,便将李广调往了上郡。

    这就好比,买了一辆车,喜欢得不得了,舍不得开,天天放着一样。

    如果李广真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皇帝又怎么会舍得放他走呢?

    战国时期,长平之战后,白起托病不战,秦昭襄王是亲自去请了白起,希望他能够担负起责任来。

    有一次,匈奴进攻上郡,皇帝便派遣李广迎战。

    这里有一个细节,那就是汉景帝还安排了一个大臣陪在了李广身边,美其名曰帮助李广,实际上,明眼人一眼就能够看出,汉景帝这是为了考察李广。

    因为太多人说李广的能力强,但是李广却一直都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

    所以,汉景帝才出了这样一个策略。

    不过,这一场战争,也确实凸显了李广的能力。

    当李广的百人军队,被匈奴的几千人围住,李广没有马上逃跑,而是假装淡定,显示出自己的大军在后。

    而这一场攻心计,也确实吓到了匈奴,而是三面围住了李广。

    不仅如此,李广还几次突击匈奴,射杀多人。

    在匈奴看来,李广如此淡定,必然是背后还有大军支持,所以不敢不敢贸然进攻。

    夜晚时分,匈奴的疑心变得越来越重,于是便撤军了。

    试想一下,如果李广看到匈奴之后,吓得脸色苍白,掉头就跑,匈奴必然会追击。

    而数百人对抗数千人,后果可想而知。

    在这一点上,李广的策略是值得学习的。

    那就是在遇到困难,遇到敌人的时候,自己不能先乱了阵脚,否则就会露出破绽,被别人趁机利用。

    当然,李广的战绩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比较不堪的。

    甚至,有一次还直接把队伍带迷路了。

    这就好比,奉旨修建兵场,修到一半才突然发现,原来做错项目了,修成了酒庄。

    这对于整个国家,整个团队来说,就是巨大的损失。

    李广之所以一直无法封侯,一方面是战功不够,一方面也是管理上出现了问题。

    在管理上面,李广与程不识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李广带领军队,管理十分松懈。

    外出行军,驻扎的时候,就随便找个有水源的地方,一旦驻扎,大家就随意活动,晚上也不打更巡逻,一切军令政务都是从简。

    这就好比,一个公司,没有任何的规章制度,大家想什么时候上班就什么时候上班,想什么时候下班就什么时候下班。

    有人认为,这是平面化管理,实际上,这也体现了将领的个人性格以及个人的能力。

    另外一个大将程不识,则在管理上面下了极大的功夫。

    在程不识看来,李广的管理方式,在遇到匈奴进犯的时候,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