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原名夹板岭轶事)_第五章:刘三荐贤,王侃出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刘三荐贤,王侃出山 (第2/2页)

   王三幌子一脸认真的说:“姐姐你放心,我谁都不会忘记的,我一定做个好官儿,给我们这些穷苦人办公道事儿!说公道话。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三个人正在说话间,刘四爷急急忙忙跑进院子。大声的说,“三哥呀!三幌子准备好了吗?白三爷他们来接人了!让王侃今晚就去县衙去见仇大人!”话音刚落,白三爷就赶到屋前,大家七手八脚的将马牵过来,让王侃骑上刘三爷的黄膘马,跟随白三爷一行人往缸窑方向疾驰而去,刘三媳妇和刘三爷站在院子里目送他们渐渐的消失在视野里,才心情忐忑的回到屋子里,期待着王侃的消息。

    夜幕降临,县衙里的灯光依然亮着。仇武在后衙里还是久久不能平静,几次让衙役出去打探白三爷和李六李捕头的回信,仍不见踪影。他拨弄着灯芯,让它再亮一些,灯芯冒出的油烟熏得他有些作呕,无奈之间,跑到院子里乘凉,秋日的夜晚,看似微风拂面,但却滴露泛寒。他抖了抖肩,后背有些发凉,正想折返屋内,此时有衙役来报,白三爷和李六李捕头带着一个小伙子回到县衙。

    仇武仇大人疾步来到县衙办公室,屋子里早已点燃了两盏灯,当仇武一眼看到眼前这位英俊潇洒的年轻人的时候,顿时感觉眼前一亮。在这穷乡僻壤还有这样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的后生?只见王三幌子站在仇大人的面前,缓步上前,深施一礼,口中说道:“晚生王侃,拜见仇大人”“什么?什么王侃,不是说你叫王三幌子吗?”仇武一时语误,支吾着不知咋回事?

    “回大人,小生姓王名侃。师承吴求师傅。王三幌子是乡里人胡乱给我起的外号!”仇武定会神来,再仔细看去,此人浓眉大眼面庞方正。身材匀称,体态苗条,说话沉稳不卑不亢。举止大方,彬彬有礼。

    仇武见后陡生喜欢,便继续问道:“你师傅教授你都读些什么书啊?读书多少年了?””回大人,我八岁开始与袁公子一起在私塾读书,十二岁从无求师傅至今。读过《三字经》,《诸子百家》《四书五经》《齐民要术》《孙子兵法》等等。励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刻准备为国为民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仇武一听,心头一震。此后生可畏,“那好!不管你学过那些经典,胸中有多大志向,眼下就有一则要务,让你去用平生所学化解之。你可敢领命而行,”

    这王侃王三幌子,也不慌不忙回道:“但凭大人驱使,凡要害处,或着重考虑之因素,还请大人予以明示”之后,仇武便把土门岭劫药伤人之事,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说完之后,仇武看向王侃道:“后生你听了之后有何感想,能否将你的想法谈一谈,让我们大家看看还有什么可以提供给你帮助的地方?”

    王侃听后深吸了一口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