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宝藏_第033章 眼学与科学鉴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33章 眼学与科学鉴定 (第1/2页)

    孙益眉毛一挑,说道:“大宁,来客人了。”

    崇宁应了声,走了过去,“你好,先生。”

    男子一脸高傲,身材挺拔,小背头梳得发亮。

    在他的身后,还站着一位跟班助理,毕恭毕敬。

    男子扫了一下崇宁,眼中尽是不屑,“你是店主?”

    崇宁感觉气场不太对,“是的,你是想看东西?”

    男子环视一下店内,“有什么东西,推荐一下。”

    崇宁问道:“你热哪一类呢?”

    男子无所谓的样子,“都行,随便拿一件吧。”

    崇宁转过身,走向博古架。

    孙益坐在茶桌旁,也感觉气氛不太对劲啊。

    崇宁拿过一件东西,是一个红釉大盘。

    “清乾隆红釉大盘,正儿八经的官窑精品。怎么样?”

    男子没有说话,看向后面的助理。

    助理提着一个手提箱,放在桌面上,然后打开。

    崇宁和孙益,往里一看,都是一怔。

    只见,在手提箱里,有着各式各样的仪器。

    高倍放大镜,强光手电筒,还有精密微型检测仪。

    孙益在一旁,惊讶说道:“好家伙,这是科学鉴定专家来了。”

    男子郑重戴上手套,然后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

    看了一会,又用检测仪测了下成分。

    崇宁轻咳一声,“这釉面光洁,胎薄圆润,很明显的乾隆制式。你拿热释光来看,也是一样的。”

    热释光检测,是国际上较为认可的一种分析设备。

    老古玩行的鉴定,基本都是依靠鉴定师的眼力,来进行辨别,称为眼学。

    近几十年科学的快速发展,技术设备也日趋完善。

    又形成了一部分以技术手段,进行断代和分析的鉴定,称为科学鉴定。

    眼学和科学两派,斗法几十年,相互不服!

    客观上讲,两派各有利弊。

    最常见的眼学,以专家的眼力观察,然后用自身经验,进行印证。

    很明显,局限性就是受个人因素影响。

    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学识,经验,甚至是道德。

    科学派的仪器鉴定,弊端也很明显。

    热释光测年法,需要在藏品上打孔取样。

    这样就对古玩,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坏。

    无损测试的x光和碳14检测,断代的误差,多达上千年,短则数百年,意义不大。

    再就是,现在的造假技术,高深莫测。

    比如,你用汉代的青铜材料,重铸造一个新铜器。

    检测一下,材料确实是汉代的,难道就是真品吗?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两者如果能够融会贯通,相互验证,或许会有一番新局面。

    眼前的这位男子,就是典型的科学鉴定派。

    男子收起工具,站起身来,“这是假的。”

    孙益在一旁,看着这个人就不顺眼。

    “你说假的,就是假的吗?”

    “上来,就装模作样地一顿操作,做实验来了?”

    旁边的助理,冷哼一声,“你知道,他是谁吗?”

    孙益不屑说道:“我管你是谁啊。”

    崇宁也感觉,这个人来者不善,问道:“请你,尊姓大名?”

    男子一脸傲娇,“白锦耀,毕业于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文物修复专业,汉古堂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