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态尽在天门_第一章 第三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三节 (第1/3页)

    这次散步以后回到家中,提笔写下了几首诗。

    分手之一

    望着你熟悉的背影

    融入秋的深处

    我多想再握住你的手

    替你拂去纷纷的尘土

    留住枫叶红透的金秋

    你却潇洒地往前走

    不再回头

    这一刻

    我的心好痛

    分手之二

    总想再次拥有你的温柔

    看你甜甜的笑

    听你轻轻的唱

    总想再次和你拥有整个世界

    笑看朝霞落日

    共赏明月繁星

    你却只是摇头

    我要走

    我终于明了

    当爱已成为往事

    你就不再是我的所有

    在我的记忆里

    留下了一个灿烂的秋。

    诗永远比现实浪漫。实际上在林茜不到十年的婚姻生活中,她和丈夫张志明几乎就没有早晨出来看过日出。这也是许多家庭中的共性,一有了婚姻,就把自己淹没在日常琐事中了。当然林茜会有被扼杀的感觉。因为她本来是个充满热情的人,普希金的诗,还有泰戈尔的诗她都看了不少,中国的唐诗宋词也背了很多,中学时还没有这些书卖的时候,父亲手写了许多本凭着记忆背下来的诗词,那时候虽然家在农村,但是林茜的母亲是城镇户口,一家人都用不着种田,只在农忙的时候要下田收割,平时有许多空闲时间,林茜就在农村的十几年间背了许多诗词,这是许多人家里都没有的条件。

    看到现实中的许多人整天就处于为钱奋斗的竞争中,这些人只能直截了当地说钱,要不然就是用酒精或麻将来麻醉早已疲惫的神经。不能只想钱,林茜对自己说,作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型的人,对林茜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林茜三十出头,但是对自己的定位还是觉得不能做个唯利是图的小人,那样,对这个世界的损失是巨大的,自己应该是个诗人,虽然这个社会说的都是钱多钱少,哪家的房子好大,汽车是名牌,吃的都要是昂贵的,哪还有人注重精神呢。林茜骨子里的知识分子的清高让她觉得自己比多数人高档,后来林茜在为自己的诗集写序时有这样两句话:俄罗斯人说普希金是俄罗斯人的灵魂,而没有人说商人是俄罗斯的灵魂,这就是诗人的价值。

    三

    这天教育学院开大会,宣布学院成立了一个公司。

    这个决定是学院副院长左思远在会上宣布的。

    左思远五十出头,稀书的头发显示着他开始衰老了。他是发球能力很强的那种铁腕人物,敢说敢干,大块头,长相就带了一付很气派的领导模样,在他管辖的范围内,他是没有对手的,他就是那种除了对手就是朋友的人物。爱憎分明,是左头最大的特点。

    党高官叫张立伟。张书记原是市委宣传部部长,当上宣传部长好几年了,还不是常委,等到教育学院的老书记一到站,他就调到教育学院当了一把手,院长书记都集于一身。张书记到学院来从级别上有个好处,教育学院是副地师级,比起他的宣传部长高了一级出来。张书记为人谦和,见了干部群众都是笑容可掬,显得平易近人。

    这天公司成立张书记在会上简短说了两句:“成立这个公司,要求承包的人很多,党委经过反复讨论研究,最后决定由贾丽新来承包,”下面有人鼓掌,张书记又说:“成立这个公司的目的是为了给教育学院职工谋福利,公司创收的资金部分上交学校,剩下才归公司承包人。现在整个社会都在搞市场经济,我们学校每年的财政收入只够教职工发工资的,我们学校想了各种办法,办了些班,租了铺面出去,但是教职工的收入仍然不高,我们每年的奖金都要靠自己挣,办公费用都还要靠自己挣的钱来补贴,去年我们的人均奖金是两千,今年争取在这个基础上有所提高。”

    张书记讲了话之后,左思远宣布由承包人贾丽新上台讲话。这次承包的内容一个是印刷复印设备,这些设备是学校花了几十万买回来的。当时没兴承包,设备就一直放在设备处,结果几年下来,没给学校交钱不说,设备磨损倒是很严重,人们都在议论说管设备的私人捞了不少好处,职工的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