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态尽在天门_第二章 第一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3页)

    在八角的联欢会上,法律班只是付玲跳了个舞,其他人都没有表演成。

    付玲的独舞排在最前面的,她确实跳得相当好。她这晚上一身蒙古族的衣裙,长发上扎了朵红艳艳的花,化了浓妆,在晚会上可真是技压群芳,她自己也仿佛是一枝热情奔放的玫瑰,众人报她以热烈的掌声。没想到的是卫校的节目刚刚演完,法律班的郭勇还有劭力伟的节目都还没演,主持人就宣布:演出到此结束。林茜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找廖光才,他是学生处处长,教院是他带的队。劭力伟一把拉住他说:“不用找。”再后来就是疯狂的迪斯科音乐响起来,几乎把人的耳膜震破。付玲第一个上场跳起来,只有林茜和江飞鸿受不了,两人离开娱乐厅,信步来到湖边。一时,刚才的喧哗消失了,湖水很静,水中有淡淡的月光。

    江飞鸿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林茜问他对付玲的看法,他说:“我不喜欢评论人。”林茜就说:“我发觉你很内向,这与你的年龄不相符。江飞鸿的话几乎是一字一顿说出来的:“我有过丰富的想象力,但一碰到现实的土地上,我就无能为力。实际上我从来没有走出过现实。我本来是上了国家正式委培线的,进这个学校只是一个偶然。我高考没考好,我当时自己都不晓得是重读还是读委培,我妈就跑来给我报名。她本来是到教委招办的,她却走到教育学院来了。结果我糊里糊涂就读了法律班。学法律不是我的初衷,我一心是要学文学的。我从小就喜欢写作,现在却在学什么法律。”

    江飞鸿的话引起了林茜的共鸣,她说:“我读高中时也是一心想考中文系的,结果语文没考好,数学倒是考得好,没到中文系,却到了哲学系,当时我的心情可能和你现在一样。”

    没容她把话说完,江飞鸿打断她的话:“不一样,你读的是全国名牌大学,我读的只是一个教育学院,以后工作还得自己找,我根本不敢想以后。”

    林茜当时是这样对江飞鸿说的:“走一步算一步嘛,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你们。”

    笼罩着月亮的薄雾渐渐散去。月色很好,微风吹拂,银白色的水面上,偶尔飞过不知名的小鸟。

    “难得见到这样的月亮。”林茜感叹。

    他却说:“只是这湖是假的。我还是对自然景色情有独钟。我家门外就是小河,每当月白风清的夜晚,我最喜欢的就是坐在石桥上,静静地看那流水,月色。”

    正在这时,李琥的声音:“林老师,你在哪里?”

    李琥是个落拓不羁的人。他一个月的钱只用得了半个月就没得了,常常在林茜那里借钱,但是他还钱还是很准时的。他喜欢写小说,常常搞出点小插曲来。那次是到林茜的小寝室来,大谈特谈日本的诺贝尔奖得主川端康成以及美国的海明威都是死于自杀,他得出的结论是这些作家所以自杀,是因为曲高和寡,创作源泉枯竭了,他无所适从,只有自杀了。林茜就反驳他:“托尔斯泰就不是自杀的嘛。他活了八十多岁才死。”

    李琥却说:“托尔斯泰不是自杀但是也跟自杀差不多,他八十多岁还出啥子走嘛,不就是死在车站了吗,八十多岁还走啥子嘛,他条件那么好,还要把土地分给农民,硬是有点瓜。”

    林茜当时是这样说的,所以你就成不了托尔斯泰嘛。

    托尔斯泰的思想超前了几百年。那个时候他就想消除两极分化,就是在几百年后的现在,在这个地球上,贫富不均仍然是很严重的问题。然而托尔斯泰之所以能成为世人敬仰的文学家,也因为他的执着,还有就是他的良好愿望以及为创作作品所作出的努力。

    李琥在林茜这里吹了一个下午,后来她下楼时碰到法律班的女生背着书包上楼,她才想起这个下午法律班有课。问李琥咋个不去上课,他还振振有词地说:“今天是宪法课,听老师讲不如我自己看书。他讲课根本没得哪个听他的。你不晓得他在课堂上那样子啊,都恨不得给学生跪到了。他的口头禅就是:我求你们不要闹了嘛。”

    这李琥把林茜整得很狼狈,班上同学看她和李琥一路,还以为她纵容他逃课哩。

    这时候李琥走了过来好奇地问:“你们在吹啥子呢?”

    林茜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