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我吃定了!_第一章 登基称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登基称王 (第1/2页)

    “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殿之上,一阵山呼海啸。

    朱怡炅,额,现在应该叫大明中兴王朱一贵了,只是于龙椅上正襟危坐,面无表情。

    待到殿下众人行礼完毕,这才有些僵硬的抬了抬手,说道:“众卿……平身!”

    “谢大王!”

    众人起身,并未生疑。

    环顾殿下,一呼百应,朱怡炅心里仍旧有些不真实。

    就在这时,一人上前,拱手说道:“大王今日顺天应命,荣登大宝,实乃我台湾百姓之幸!

    然,值此当口,南部阿猴(屏东县)一带,竟有清逆李直三,聚众而抗我大明王师,实乃大逆不道。

    末将请旨,请大王即刻发兵,扫平李逆,以正我大明天威!”

    听到这话,朱怡炅嘴角微微一抽。

    说话的这人他认得,名叫杨恭,乃是原台湾总兵欧阳凯部下百总。

    因为在原身朱一贵与欧阳凯决战时,临阵倒戈,并将欧阳凯刺于军阵中,使得清军大败,从而获得了朱一贵的封赏和礼遇。

    眼下,此人于大殿之上说这些,朱怡炅大概也能猜得出对方的心思。

    无非就是想借机向自己这个朱大王表表忠心,顺带着也在这草创的后明政权中,好争取一些话语权。

    毕竟,如今的义军,光看纸面实力,可谓是兵强马壮,士气如虹,统一台湾,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攻打一伙在南边割据自保的乡下土豪们,又有何难?

    这样的想法似乎没什么问题,甚至估摸着很多的义军高层,乃至倒戈的郑家旧部,都是这般想的。

    只不过,开着未来上帝视角的朱怡炅知道,自己这个低配版大明,看起来牛逼哄哄,实则就是个秋后蚂蚱,根本蹦跶不了几天了。

    要知道,如今可已是康熙六十年(1721年)五月初了,距离历史上清军出兵也就只剩下两个月不到了。

    如果没有朱怡炅这波穿越的话,按原来时间线,接下来,原来的朱一贵就会先与同为义军首领的杜君英发生大规模火并。

    虽然杜君英最后败了,但同样也使得义军内部闽粤分立,极大的削弱了义军的实力。

    然后,朱一贵部南下进攻李直三,成功在这里被对方包饺子,吃了个天大的败仗。

    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清军登陆台湾,来了波前后夹击,朱一贵成功gg。

    之后杜君英投降,整個过程历时不到两个月。

    以至于台湾民间都出现了一个民谣“头戴明朝帽,身穿清朝衣,五月称永和,六月还康熙”。

    清廷方面甚至都没出太大力气,个中结果,不可谓不让人唏嘘。

    只不过,虽然早已知晓,但朱怡炅还是不想就这么坐以待毙。

    毕竟,他人都已经穿过来了。

    就算现在说自己不是朱一贵,怕是也没人信,而义军这边也不会轻易放过自己这面大旗。

    而且,按时间来算,此时的清廷,多半都已经知道台湾发生叛乱的事了,接下来必定会派兵来攻。

    甚至不出意外,来的应该就是清初名将之一,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骠,以及南澳总兵蓝廷珍。

    自己这波要是败了,肯定得被拉去北京凌迟。

    而直接投降…估摸着还是要凌迟。

    因为自己那个“合伙人”杜君英就是投降的,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