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导演要谢罪_014 东汉无间 另类官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14 东汉无间 另类官渡 (第2/2页)

单片最高票房将将过千万。

    全都亏得妈都不认得!

    五六月份暑期档前哨战,好莱坞大片杀入,一部《钢铁侠》一部《变形金刚》,直接把单片票房峰值顶上3亿。

    两厢对比,高下立判。

    今年国产电影的颜面,似乎只能靠吴导这部2亿投资、3年磨剑的《官渡》了。

    7月中旬陈一鸣开始闭关的时候,这部电影正在做上映前最后一轮密集宣传,新闻和采访铺天盖地全网都是。

    后来陈一鸣把精力全数聚焦于《魔都假日》,也就没再留意《官渡》的后续。

    从时间推算,现在已经是上映第四周,不知道在委员会全力以赴地保驾护航之下,能不能打破《冰海沉船》3.8亿的国内票房记录。

    让一部1998年的进口电影,蝉联国内票房冠军这么多年,情何以堪!

    ……

    陈一鸣凝神沉思的时候,米图挂了电话,过来招呼他入场。

    周四傍晚场,大概四五十个观众,上映第四周还能有这等表现,相当不错了。

    陈一鸣对电影的品质,又升起了一些信心。

    影片一开场,厚重的青铜绿,激昂的交响乐,大片的质感扑面而来。

    主题曲结束,舒缓低沉的旁白切入,伴随的画面却是惨烈无声的攻城战。

    到底是成名大导,东汉末世的残酷氛围营造得相当不赖。

    旁白延伸,原来这场攻城是曹操、刘备联军与吕布军之间的下邳之战,最终吕布战败,死于乱军之中。

    曹操攻灭徐州吕布,拔掉了掣肘其北上的最大威胁。

    看到这里陈一鸣就知道,既然灰灰掉白门楼,那么吕布肯定要在后面诈尸了。

    一段展示三国影视城的航拍长镜头过后,序幕结束,电影正式开始。

    大汉朝堂之上,曹操奏请献帝下诏讨伐袁绍。

    啊这,反了吧!

    不是袁绍起兵曹操迎战吗?

    陈一鸣偷偷扭头看了一眼米图,发现妹子目不转睛颇为专注,爆米花都忘了吃。

    恩,看来这么改也不是不行,反正大部分观众也不会在意什么先手后手的。

    陈一鸣伸手到桶里,抓上一把爆米花塞住自己急于吐槽的嘴。

    镜头转到袁绍这边,明叔的臣子们一番激辩,定下结外援、遣内应的双管齐下之策。

    电影节奏陡然加快,三线叙事穿插推进。

    第一条是袁曹特工线,曹操一方的细作逐一剪除袁绍的潜在盟友。

    第二条是衣带诏线,皇叔奉汉献帝诏书,在许都穿针引线运作反曹联盟。

    第三条是祸水红颜线,貂蝉甄姬两大女谍隔空斗法,卧底敌营谈恋爱。

    曹方特工以神秘面具高手坐镇,全程压着袁方暴捶。孙策遇刺重伤,张济中毒殒命,刘表手下大将黄祖被杀,袁绍一方就此孤立。

    许都城内,皇叔在关张赵掩护下上演谍影重重,成功串联许都八大世家,只待官渡开战发难。

    真燕子貂蝉居中离间了袁绍两个儿子,献帝身边的恋爱脑甄姬却爱上曹丕临阵反水。

    陈一鸣看得津津有味,编剧简直鬼才,把那段纷乱复杂的历史分拆组合之后,还真给弄得蛮有条理的。

    抛开真实历史不谈,谁说三国题材就不能拍无间道呢。

    这片子不该叫《官渡》,应该叫《无间道4-东汉无间》才对味嘛。

    袁曹两方整军出兵,几十万大军对峙于官渡,电影自此进入最后的高潮。

    面具人毫无意外正是假死的吕布,双方特工齐集寿春城,围绕袁术遗留的传国玉玺展开大决战。

    吕布对阵颜良文丑,三国第一高手独斗河北二庭柱,这很合理。

    一通大战过后,旧伤未愈的吕布杀掉颜文,怀着对貂蝉的缅怀死去。

    许都城,皇叔主持的武装起义,理所应当地中了埋伏。

    编剧在这里用闪回的方式填上了开头挖的坑,曹操先手对袁绍开战,正是出于挑动内部反叛势力的目的。

    曹操自知袁强曹弱,唯有先发制人,才能打乱袁绍的节奏。

    因此,他自领大军前往官渡,帐下的强力武将却秘密潜回许都,就等皇叔动手,将朝中政敌一网打尽。

    皇城内战,关张缠住曹营留守的五子良将,赵云护着皇叔冲进宫城营救献帝,后者却听信了甄姬的谗言,猜忌之下反手一箭重伤皇叔。

    子龙一身虎胆,扛着三国第二高手典韦的输出,背着皇叔杀出重围。

    官渡,由于众多猛将的缺阵,曹操困守不出,被袁绍一方压着打。

    袁绍一方占尽优势,却因为两个儿子反目,旗下势力互相掣肘,迟迟难以抵定胜局。

    危急时刻,貂蝉送来了袁绍军屯粮地的确切消息,并附上了完备的地图。

    曹操火烧乌巢,一举反败为胜。

    电影最后一幕,是貂蝉甄姬两个女间谍的面对面。

    “你为什么要帮曹操?他害了你的夫君吕布。”

    “你又为什么帮曹操?甄家明明是河北名门。”

    “我忠于大汉子民。”

    “我也忠于大汉子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