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_第61章就一个字:稳中求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1章就一个字:稳中求进! (第2/2页)

况下,已经不允许诸葛亮再意气风发。

    他必须快速锐变成一个一切求稳的人。

    试想想,哪个男人不想豪情万丈、一展宏图?

    更何况有旷世奇才之人?

    此后的北伐对他影响也极大,尤其是第一次。

    诸葛亮是一个执着但如履薄冰的人。

    这种如履薄冰的日子,他一过就是十一年。

    这十一年里,他万事力求谨慎,在谨慎中求取北上。

    正史上的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已经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之所以还要北上,一是时机成熟了,二是想最后打一场,为后人留一些。

    希望后人在他的基础上继续恢复汉室江山。

    诸葛亮看着李衡,他曾经无数次推演过关中战略布局。

    唯独没有推演过李衡所说的“结硬寨,打呆仗”的策略。

    无论怎么推演,都会有一次又一次巨大的风险。

    但现在看李衡的这个战略,至少眼下的结果看来,一切稳如泰山。

    李衡这个策略,到目前为止交的初步答卷几乎是满分。

    “案上这些,看完了吗?”

    “回禀丞相,看完了。”

    “你觉得打陇右,需要多少兵马?”诸葛亮又问道。

    “丞相恕罪,下官不能给出一个数。”

    “为何?”

    “因为下官并不了解,在这方面,魏文长和姜伯约都比臣更了解,丞相询问他们更合适。”

    一边的杨仪说道:“你倒是还有些自知之明!”

    诸葛亮倒是愣了愣,随即笑道:“济安深得我意。”

    杨仪却道:“丞相,连他自己都承认自己不了解了,怎……”

    “不知为不知,一个人却未必需要全知全能,当不知道的时候承认不知道,比明明不知道还强装知道,要强了一百倍。”

    就凭李衡刚才那句话,诸葛亮对他的好感再一次拉升。

    因为诸葛亮太清楚,以后要做一个大领导,一定不能强装自己很懂。

    大领导更重要的是调动更多人参与进来,集思广益、共同协作。

    李衡年纪轻轻,多次立功,又布置了如此巧妙的战略,现在得功而不骄,诸葛亮以前很少见到这种人。

    他眼中的欣赏之意越发浓厚。

    诸葛亮又说道:“上次我与你商定之事,今日有了定数,你务必要加紧准备。”

    “诺。”

    九月初九,曹叡御驾抵达长安,京兆各级官员前来恭迎。

    这一日,司马懿的第一场进攻战报送到了曹叡手中。

    曹叡看完之后,对随行的刘放道:“司马仲达前日一战,损精锐一千二,却未能伤及汉军分毫。”

    刘放淡然地说道:“既然陛下定了要消耗蜀军,又何必在意这一两场的战损呢?”

    “那卿以为朕要看什么?”

    “看明年。”

    “看明年?”

    “是的,现在是九月,司马仲达不断出兵袭扰蜀军,直到十二月隆冬,双方必然也是精疲力竭,届时陛下再亲率中军西进,蜀军必如土鸡瓦狗!”

    曹叡将司马懿的战报放到一边,然后说道:“传令前线,就说朕御驾亲征,并犒赏三军,以振士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