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参玖七_十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三 (第1/3页)

    话说李鸿渊带着徒弟李涧跟两个通事,一个通暹罗语另一个通汉语,由于此时尚无真正的国际语言,重译(接龙式翻译)是一般做法。火速赶往真腊跟暹罗边界去拦住昭禄羣膺的部队,四骑前后冲出,匆匆忙上路去。第二日便远远见到了暹罗军队的扎营地,营门口的守卫见是明人服饰,不好拦阻,忙连报了上去,跟着迎入军帐之中。

    昭禄羣膺跟李鸿渊虽是旧识了,但自己行程被识破,脸色极度阴沉,但仍维持好礼数,双掌置胸前合十作礼,依暹罗习惯,这代表了双方的地位平等。双方在帐中分宾主坐下,李鸿渊开场也不叙旧,道:『大明调停使毕进毕大人奉洪武皇帝之命,已率护卫军进驻吴哥城。听说将军也在左近,特遣在下前来相迎。』昭禄羣膺一听,脸色转黑:『毕大人远来辛苦,下官只是狩猎不慎迷途到此,有幸能见到毕大人,何等幸运。』

    李鸿渊微微一笑:『不知将军此番可有猎到自己想要的,是飞禽还是走兽?战象百头,五千多人的阵仗,这是足以取人国都的灭国行动呀!想一路以来必是多有所获?』

    『嘿嘿嘿,我们暹罗小学,胃口不是那么特大,有些小小收获就可以打道回府了。』昭禄羣膺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李鸿渊一拍大腿,击节赞道:『这话说得极是!像我大明用兵蒙古,一次出兵便是二十几万人马,光是喂饱这些将士,一次就要宰杀几千头牛羊,真正耗费钱粮而已。正所谓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正俯首笔记的通事抬起头来,李鸿渊会心一笑:『老子的原话不容易翻译吧!就说军队随便动用,易杀伤无辜平民好了。』通事们依言译了。

    昭禄羣膺哼了一声,身旁站着的几位领军的将领,一直听着两边不着边际的对话,心下不愤,到顶头上司哼声出来,其中一位年轻将领大声说了几句话。原来这位便是昭禄羣膺的儿子,意思是说北方沙漠那么遥远的事情,我们南方国家不是很了解。两百多年前蒙古人也到过安南真腊这一带,结果在爪哇吃了个大败仗。大明的军士可以击败横扫天下的蒙古骑兵想必是厉害的紧,今日小将可否见识见识一下。李鸿渊听通事译过后,对李涧低声说了几句。李涧还傻傻的看着师父在这种场合上谈笑自若,听罢交代挺胸猛点头。

    昭禄羣膺哈哈一笑道:『刀剑无眼,伤了贵客我可承担不起,不若比比拳脚?』李鸿渊接口:『将军说得是,令公子跟小徒练手,点到为止,不伤和气。』

    双方一放对,也不搭话。只见得这位暹罗小将赤足短袴,裸着上身,大迈步奔过来,单足一点高高跃起,右肘高举下击,直攻对手的头顶百汇穴,这在暹罗拳术中有个名堂叫剁肘。但一般剁肘不会高举过头,不过这位小将显然不拘泥于成法,出招活泼,搏击经验丰富。李涧没想到对方这么快动手,后退弓步,一个霸王举鼎挡住对方肘攻,暹罗拳本就长在肘攻膝撞,他双手一圈,搂住李涧头颈后右膝连连快撞,李涧一慌,双掌一下一前连挡连击,急切间内力发不出来。习练暹罗拳的拳手每日需击打身体各部位来强化抗击打的能力,李涧毕竟练武不久,出掌打到对方身上一点效果也没有。正慌乱间,只听得李鸿渊的声音钻进耳洞来『气出丹田,走手少阳经,劲传关冲穴。』这是平常已经习练惯的,心念一起,内力发将出来,双手上撑冲开了对方的熊抱,转身一甩掌劈出正中这暹罗小将的胸口,他只觉得一股大力涌来,登时上身后倒连退数步。定住身形后,喉头一甜便要吐出一口热血,他跟人对战无数,还没遇过这种情形,这掌还好未打中要穴,强吸口气将之压了下去。这时李涧回过神来,贴身近战既是对方的拿手好戏,于是催动神膺步,竖双指作剑,快进快出,不让对方近身。暹罗小将看不清李涧的攻击方向,双手曲肘护头,俯身连连后退躲闪,他油亮光滑的上身被如下雨般的剑招接连戳中,跟全身长了红斑似的。昭禄羣膺脸上更黑,喊了声住手,不掩怒色的对李鸿渊说道:『令高足这样不知是剑法还是拳法的武术真是看都没看过,佩服佩服!』

    『我们唐人(东西洋对汉人的一般通称)有句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灵巧变化,依对手且因地制宜,有何不可。将军,这武也比了,要不您这是随我到吴哥城见见毕大人?』

    昭禄羣膺心想你当我傻了,说道:『本将军打猎也打够了,颇有所获,国中尚有诸事待办,这就要启程回国了,毕大人处就麻烦先生捎上句话,得空时不妨到大城(地名,即今泰国之阿瑜陀耶)来作客,毕竟来这一趟也不容易,也让本将尽一下地主之谊。』

    话说李鸿渊师徒起身告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