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文明:重启_第七章:纳米金属墙,文明导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纳米金属墙,文明导向 (第1/3页)

    进入房间,内部相当整洁。

    林凡向天花板上看去,发现有类似蜘蛛一样的生物,长有八只脚,能够攀爬于墙壁之上但却没有结网的能力。

    它整体大约有巴掌大小,嘴部有两片类似羽毛的构造,能够吸附墙面以及空气中微生物,其中包括水分,以及三体世界生活产生细小物质。

    林凡从三体世界的知识得知:“这是三体世界清洁水晶虫,一种以微生物为食的甲虫,能够运用口器吸收房间的杂质,从而保证房间干净。”

    “某种意义上说,水晶虫相当于空气清洁装置,和三体人处于共生关系。”

    共生水晶虫:三体文明经历数亿年的进化,拥有共生关系的生命必然会诞生,于是我设计了一种符合三体人需求的生命,就像人类驯化猫,狗为人类服务一样。

    在林凡看来:“它就像人类饲养的猫咪,能够捕捉老鼠,保证粮食安全。“

    ”由于三体人在生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水分,水分会进一步滋养微生物成长,这种水晶虫就起了作用。”

    林凡心中恶寒:“以人类的审美观来看,水晶虫的外观可不怎么好看……”

    无视这个小宠物,林凡和三位妹妹开始打理房间,上万年来,庇护所处于停用状态。

    林凡知道,上一批离开生态庇护所三体人,是这个时代三体人的先祖。

    三体人一旦离开地表,地下庇护所只有专属负责人打理,但如此庞大的面积,绝对无法做到面面俱到。

    于是,水晶虫就承担了打扫工作,只需要定期为水晶虫补充食物就行。

    林凡所在的庇护所比较小,暂时只能能够容纳三万人,分为十二区域,十个居住区,一个公共区,一个行政区。

    林凡则位于第九居住区,能够居住三千多人。地下生态城与其他生态城相互连接,生态城遍布整个星球,规模随城市人口规模变化。

    林凡所处的生态城编号为3555,2号,从头开始,有些类似地球划分城市的方法。

    由于三体人传承不稳定,采用编号记录比名字记录要高效的多。

    可以说,编号应用于整个三体文明非常广泛,“3555,2”含义为类似地球上:“3号省5号市5号县5号镇,2号地下庇护所。”

    因此,林凡清楚,当前的所处的庇护编号为“3555,2号”。

    至于物资发配,色是来自于更高一级的5号县级庇护所。

    灾难发生时期,物资补给暂时交给政府来解决,从省级开始相下发配。

    一旦庇护所能够自给自足的时候,所有庇护所就要自己种植食物,并且上供食物以及制作大量材料,为以后回归地表,重建文明做准备。

    因为,现在的地表世界就是一片火红的烈狱,地表遍布岩浆,有毒物质遍布整个地面。

    三体人暂时无法离开庇护所,未来需要长期居住在庇护所,等待外界恢复到能够适合生存为止。

    “看来,我们有的忙了。”林凡从卫生间找到打扫工具,和小雪三人打扫起来。

    对于脱水区,林凡格外注意,今后这是他们脱水沉眠的地方,因此打算的特别仔细。

    环顾四周,房间采用抗震纳米材料制作,能够承受形变而恢复自身结构。

    要知道,这种材料可是相当于二十一世纪地球的顶尖技术,这材料的强度何其强大。

    但这种技术,三体人却已经掌握不知多久,难怪地球人会败给三体人。

    “三体人积累这些技术,时间跨度至少是上亿年,而人类却用不到数百年技术对抗三体文明,是必然失败的结局。

    林凡感慨:“难怪未来三体人称呼我们人类为虫子,这是绝对的技术碾压。”

    林凡一边打扫,一边琢磨。

    “看来,三体政府也许掌握相当高程度技术,核技术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只不过,这些技术只有更高权力的掌控者才能查阅,三体人的技术也许并没有停滞,而是在不断积累当中。”

    林凡十分清楚,技术爆炸的前提是基础技术足够深厚,一旦基础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能实现技术跃迁。

    从目前来看,也许三体人的高层可能已经开始注意到,三星问题难以解决。

    后面必然会产生移居太空的计划,因为,这是未来必然经历的过程。

    当前时代以工业为主,信息时代为辅助。

    以工业为主,三体为了生存和发展,大量制造金属材料,似乎在为什么做准备。

    因为这已经远超于三体人的需求……

    这些材料强度特别高,从林凡观测得知,这些材料应该只是最基础,毕竟三体人用纳米金属建造庇护所的房屋。

    未来能制造出“水滴了”,这种由强相互作用力构建的材料,已经超越绝大多数一级文明。

    要知道,当初人类建造太空舰队动用的材料不过是纳米金属等普通材料,所以才会被水滴轻易摧毁。

    “宇宙文明较量,一旦技术碾压,高等文明对低等文明来说,简直是一面倒的屠杀。”

    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