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迹诸天_第十章 落地生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落地生根 (第2/2页)

    好家伙,就那套精钢打造的厨具,光是看一眼就能让厨子拔不出眼,任何一件单拿出去都是足以传家的宝物!现在竟然说只要学成出师,就能全套打包带走?!

    能够学到厨艺,这帮人显然都是从一堆学徒里杀出来的人精。现在公平授课,每人都有机会学习全套手艺,简直就是把饭喂到了嘴边。这要是都学不会,以后都不用做人了。

    一下子,就激发了这帮人的上进心,连晚上做梦都在颠勺切墩。

    而那二十个半大小子,则和明心一起,每天除了晨练身体,主要还是跟着夫子开蒙,认字识数。认字这一块由陈家旁支一位夫子负责,数学算术这一块则是李墨自己兼职。

    因为是开放厨房,又是公共大课的传授方式。陈庆在蹭了几回饭之后,意外的发现李墨竟然丝毫没有把他的厨艺当成什么秘传,根本就不会避讳他。偶尔还会邀请他参与到课堂上的鉴赏环节,毕竟是大家公子哥儿,不一定会做,但肯定是会吃。

    然后在课余时间,陈庆偶尔也会对自己不了解的调料或者物事向李墨提问,李墨毫不隐瞒,事无巨细的向他讲解其中来由或者原理。

    有一次,李墨很是随意的向他讲解了如何用黄泥来给红糖脱色,把红糖做成白糖。他回去照着一弄,竟然成了!

    这一下,陈庆有如推开了新世界大门,每隔几天就要来蹭着听几节课。然后把从李墨手里学来的新花样都拿回去悄悄试验。当然,出了李宅,他是只字不提,捂得严实。毕竟他陈庆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大宋百姓,可学不来人家唐人那股子豪迈劲。

    这一阵,陈庆又在拼命买地开荒。

    在尝过土豆丝和辣椒之后,意外得知这玩意竟然能够种植,产量还不低,关键李墨手上就有种苗,陈庆当场就跳了起来。回去向他爹一说,老头激动的差点中风。这还有啥犹豫的,要地给地,要人给人,只要能种成,那就是远胜祖宗纳土归流的千秋功业!

    陈家能够从割据一方的藩镇,摇身一变成为豪门世家,最强的就是眼光格局。连地盘权势都舍得拿出去,又怎会不明白独食不长久的道理。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出让部分利益,然后拉更多的人上船,形成牢不可破的利益联合体。

    陈庆从李墨这边淘换来的那些新技术,在转化成产业的时候,顺理成章被陈家拿出来笼络人心。

    只是无论新开的各种作坊,还是新买的地皮、山头,无论合伙人有几家,分红里都少不了有李墨的两成。

    不过在这一切还没见到回头子之前,所有人都默契的没有吭声,就等着分红时给李墨一个惊喜。人家显然看不上这仨瓜俩枣,那是人家唐人豪迈大气,可咱宋人不能不讲究啊。

    在李墨有意无意的推动下,所有的事情都有条不紊的推进着。

    种种迹象无不表明,这位归化的大唐海外遗民,是真的准备在大宋扎根,要长远经营的。

    落地生根之后,最开心的还是明心。小不点从朝不保夕的流浪状态,摇身一变成了富家少爷。每天除了健身、学习之外,还有一群小伙伴陪着玩。再也不复做小和尚时的那种谨慎,表情神态也变的阳光自信起来。

    在这一片祥和中,时间悄然流淌,大唐海外遗民归化泉州的消息也越传越广,李墨的名声自然也越来越大。

    到了十月下旬,邱四郎押送着上缴国库的银子抵达泉州,面见林采芝做工作汇报。

    李墨还没等到林采芝收到消息之后的反应,就有访客登门拜访。

    来访的这位,也是大唐遗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