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给秦皇汉武互换儿子_卫青和狄青互换(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卫青和狄青互换(三) (第1/2页)

    卫青正在阅读关于李广的诗词,看着看着觉得不太对。

    你看这句啊,长安飞将出祁连,你确定是写老李广的。

    帮他找书的那个穷秀才:“啊对对对,就是写李将军的。毕竟李将军可是飞将。”

    卫青万般不解,他继续往下读,又指着下一句:“这里写飞将是一个白马金羁少年侠客。”

    那秀才:“这个吗,李将军年轻时候的风采。”

    卫青又指着下一句:“那你告诉我下一句里面屯右地,驱逐左贤王,金人祭天,也是说的李广?”

    那秀才:“肯定是啊,这首诗可是一位著名的文人写的,那还能错了吗。”

    卫青难得恼怒了:“你告诉我打河西,驱逐左贤王,得金人的是李广?”这明明是外甥霍去病的功绩。

    那秀才:“不是吗,如果不是那就肯定是虚写,你个贼配军不懂写诗作词的艺术手法,这叫做虚写。”

    卫青:“所以这首诗里面李飞将是实写,其他所有功绩,你都以为是他的,被我揭破了都不是,你就告诉我这是一种叫做虚写的手法!”

    那秀才:“贼配军不懂这样的高雅艺术。”

    卫青劈手扔下书本,很多年来难得如此生气,要是陛下在这里估计要大惊小怪谁把他气成这样。

    卫青觉得就算是诗歌里面写自己的战果被配给了老李广,他都不会这么生气,可是现在很明显是外甥霍去病的功劳被这些人抢走配给老李了。这怎么可能不生气。

    他继续翻这首诗,然后发现还不止一处呢,诗人成规模的在故事中用霍去病的战绩来描写飞将军,弄得不明真相的人没读过历史书的,只是看这诗歌,就觉得李广真强。

    而且文人的狡辩太厉害了,你给他上史料,他就告诉你这只是一种叫做虚写的方法,你个贼配军不懂。这怎么能忍呢!

    老李广怎么会这么受欢迎呢。

    很快卫青得到了答案,他现在坐在一家酒馆里,正在跟一个年轻的书生聊天,说起了这首诗。

    这位书生:“兄台原来发现这个问题了,兄台您看这首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卫青低头看诗,那个书生还在滔滔不绝:“我小时候读的时候,就觉得李将军多么厉害啊,竟然能守在龙城,从此胡马再也不能南下阴山,这是多么强大的将军啊。”

    卫青从诗歌中抬起头,看着书生。

    书生继续说:“可是长大后我一看历史,发现李广这辈子没去过龙城。”

    卫青沉默地看着书生。

    书生:“我就想,这多年感情白费了,再仔细阅读了一下老李广的传记,然后看了看卫将军膘骑列传,不得不说,感情真的付与流水了。”

    卫青:卫将军膘骑列传,我倒要看看。这时候书生拿出一本书来:“这就是我新编的诗集,我将但使龙城飞将在改成了但使卢城飞将在,李广当年守卫的右北平,在唐朝叫做卢龙城。”

    卫青看看诗集,又看看书生:“何必多此一举呢,卢龙也是龙呢。”

    王安石:“不一样,毕竟西汉真的有龙城呢,也真的有去过龙城的将军,收复阴山的将军。”

    卫青有些明白了,他说:“真是何苦呢,为了在诗中安排一些用意,大家也不容易啊。”

    书生指了指北方,点头:“兄台真是和我想的一样。”

    李将军是陇西李家的,是唐皇的祖上,但是卫青和霍去病则是外戚,我朝已经出现女主临朝的现象了,我辈士大夫正应该从舆论上防治再出现太后称制,因此,必须赞美李将军,卫霍最好不能提,甚至拿来贬低,比如这首诗。

    卫青发现自己和霍去病频繁被用来形容唐朝的杨国忠,带来安史之乱那个国舅。霍去病更惨,一提到纨绔,那就是他的事儿了。

    卫青:……

    他瞅着书生,书生眼中充满了我辈读书人正应该用这些隐晦的修辞来维护伦理纲常,这是我们神圣的义务。

    卫青: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吗,在一些诗歌琐碎的地方寄托来寄托去,把这当成文人和政治的最重要的部分。

    可是,你们有人还记得,你们头顶上有一个虎视眈眈的辽国呢。

    你们能靠着删改诗歌,利用虚写的修辞手法进行道德比喻,收回燕云吗?

    汉朝,狄青坐在甘泉宫里,面对一大群巫师。

    汉武帝和平阳公主作为从小看着卫青长大的人,这是第一眼就看出他不对劲儿。

    幸好对方很迷信,以为他中邪了,现在巫师们轮番登场给他驱邪。

    狄青瞅了一眼担忧地坐在他身边的汉武帝,没敢说自己换人了,他怕说了之后汉武帝会暴跳如雷,对他施加精神上的各种折磨,他之好愣在那里,表示自己失忆了。

    汉武帝和平阳公主大惊失色,开始给他找医生。

    狄青: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