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秦从计划开始_第四百五十三章扶苏:昆弟你怎么还不回来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三章扶苏:昆弟你怎么还不回来啊 (第2/3页)

是整天说话不着边,什么恐怖分子,那是诸子百家的阴谋!”

    “父皇看得明白,却没有办法遏制,所以才让诸子百家猖狂,这次回咸阳,得好好收拾他们!”

    “嗯,是该收拾收拾了!”

    嬴政点头,表示认可。

    赵昆又继续道;“科举制度一出来,相信他们就要慌了,咱们先按兵不动,等他们跳出来!”

    “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办吧,我要去看看皇叔。”嬴政回道。

    “嗯?”

    赵昆愣了一下,道:“皇叔公的病情还没改善吗?”

    “没有,情况不是很好。”嬴政摇头。

    赵昆沉吟道:“我也去看看吧,如果有办法医治,那就尽力医治他,毕竟我皇族的老人已经不多了,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说的倒是有理,那就一起去吧!”

    嬴政点头应了声,便又拿起报纸查看。

    赵昆没再多说,掀起马车车窗,看着不断倒退的景色,陷入沉思之中。

    ........

    与此同时,另一边,咸阳皇宫,某座偏殿书房。

    扶苏最近很忙。

    随着科举制度的推行试点,经济改革,农业推广等政策,相继铺开。

    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扶苏当家几个月,深深感到了当家的辛苦。

    此时此刻,他才明白嬴政的难处。

    如今的大秦帝国,跟当初统一六国时,情况差不多,甚至有的地方,比那时候还差。

    要不是常常与赵昆飞鹰传信,他真要监不起这国了。

    好在赵昆背后有始皇帝,有始皇帝纵览大局,赵昆提出新奇意见,国内才逐渐趋于安定。

    坐在书案边的扶苏,也拿起了最新报纸。

    自从报纸发行,他就养成了读报纸的习惯。

    几项政策颁布之后,朝中自然升起了一些议论。

    有明智者揣摩当下颁布的政策,心中想到了许多。

    让全国有志有才之士来参加科举考试,入朝为官,为国效力。

    那么此举一定会影响到某些权贵阶层。

    而这也正是赵昆想要见到的效果。

    扶苏明白赵昆的想法,那就是绝不能让权贵阶层一直出现在朝廷之上。

    否则时间久了,不容易控制,而且也容易固化阶层。

    赵昆不愿看到这样一个结果。

    扶苏自然也不想看到。

    当初商君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就是因为阶层的固化,让利益成了他们杀人的刀。

    一旦阶层开始固化,将会引起诸多的影响,到时又得乱起。

    而且。

    权贵阶层势力越大,对国家的政权就会越造成威胁。

    虽说现在有始皇帝坐镇,没人敢放肆。

    但为了以后的长治久安,必须要走一条新的道路。

    历史上篡权夺位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权贵一旦得势,就会想要造反,篡夺皇位。

    赵高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可这种情况,也不是能完全避免的,因为人心复杂,人性更复杂,你不知道那时候的人,会有哪种想法。

    只能延迟这种情况的发生。

    通过科举来改变上层的结构,要让上层的结构不断发生变化。

    虽说这种变化也可能造成一些动乱,但这种变化的时间,需要数十年才行。

    如今的秦国会朝哪个方向发展,赵昆只能定一个思路,之后几十年应该不会出问题,在扶苏想来,只要基本盘不动,便不会出大问题。

    这期报纸公布的内容,只是大概简略的说了一番科举制的作用。

    后边的一些细节,还得要撰写出来,看看国内的反响。

    如果情况不对,还得等赵昆回来处理。

    想到这里,扶苏心中一阵哀嚎,心说昆弟你怎么还不回来啊!

    .......

    “秦王,左丞相求见!”

    就在扶苏愁苦万千的时候,门外传来一道通禀声。

    扶苏愣了愣,旋即收敛好情绪,抬手道:“让他进来吧!”

    “喏。”

    宫侍应诺一声。

    很快,陈平便来到了扶苏书房。

    “臣陈平,拜见秦王。”陈平朝扶苏行了个礼。

    扶苏笑着摆手:“左丞相不用多礼,坐吧。”

    “谢秦王。”

    陈平笑着回了一句,然后找了个位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