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师_1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 (第2/5页)

间,太吓人了。

    证人二(金虹同车大巴游客,中国大陆,男)的目击证词:我认得她,人长得很漂亮。在东京的时候她是最后一个上车的。车没坐满,但是她直接就去坐到了最后一排。我们到了富士山脚下后她好像也是最后一个下的车,我和老婆去景点照相了,后来就没注意到她。半个多小时后我们上车,她还没有回到车上,这时候我无意中去看了看车外,就见到她在快速地朝我们的方向跑来,想不到竟然被那辆轿车给撞上了。当时我就听到“砰”的一声,只见她整个身体一下子就飞了出去……太吓人了!

    证人三(金虹同车大巴游客,中国香港,女)的目击证词:出事的时候我还没上车呢,当时我看了下时间,发现距离上车的时间还有近十分钟,就准备去厕所方便一下。这时候就见到一个女的迎面朝我跑来,我也没在意,一会儿之后就听到身后传来了很多人的惊呼和惊叫声,转身一看才发现出了车祸,死的那个人就是刚才跑过去的那个女人。

    证人四(另一辆大巴上的游客,中国台湾,男)的目击证词:当时我正在过马路,忽然看到有一辆轿车远远地行驶而来,那辆轿车的速度比较快,我急忙退了回去。这时候我就看见有一个女人正朝马路跑过来,正准备提醒她但是来不及了,眼睁睁地看着她被那辆轿车撞得飞了起来。

    …………

    日本警方调查了那辆旅游大巴的情况,发现那辆车隶属于一位日籍华人,这位日籍华人在东京开办了一家旅行社,专门吸纳散客去往日本境内各地旅游。日本警方通过现场勘查及对目击证人的证词进行分析,得出了金虹死于意外交通事故的结论。

    从案卷中的所有情况来看,沈跃也完全赞同日本警方得出的这个结论——肇事司机只是碰巧路过,他并不知道金虹会在那一刻忽然横穿马路;不同的目击证人的视角和证词恰恰否定了对金虹故意撞车的怀疑,所以也就因此排除了死者自杀的可能。

    现场照片上的金虹脸上青紫,血迹斑斑,芙蓉粉面已经不再,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具已经没有了生机的躯壳。沈跃暗自叹息,思索片刻后合上案卷走出了书房。

    康如心迎了过来,问道:“你发现什么没有?你一定有所发现的是不是?”

    沈跃笑着问道:“你为什么这么关心这个案子?”

    康如心朝他盈盈笑道:“你调查的每一起案子我都关心。”

    沈跃霍然明白了:“我曾经建议你写的文章已经在准备构思了,是不是?”

    康如心的双手抚摸着微微隆起的腹部,说道:“最近待在家里,今后还有好几个月,我总得找点事情做不是?”

    沈跃将她轻轻抱住,轻声对她说道:“从现在开始,我一定多抽时间陪你。”

    第二天,沈跃将案卷交给了侯小君。侯小君将其中的资料仔细看了好几遍却都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可是她又分明感觉到这是沈跃在考核自己。她惴惴不安地来到沈跃的办公室,红着脸说道:“我……没发现有什么问题。”

    沈跃的脸上毫无表情,说道:“那你先谈谈对这份案卷的看法。”

    侯小君不明所以,怔怔地看着沈跃:“看法?”

    沈跃点头,道:“我们不是警察,我们从事的是心理研究。日本警方出具的这份卷宗很是严谨,他们得出的结论很难被推翻,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侯小君依然不明白:“为什么?”

    沈跃耐心地解释道:“结论的正确与否,关键在于前提条件是否真实。日本警方对这起案件的调查非常翔实,目击者的证词也非常真实可信。那么,现在请你告诉我,为什么我会认为那些目击者的证词真实可信?”

    侯小君顿觉豁然开朗:“我明白了。那些目击者是从不同的视角在讲述当时发生的情景,而且因为他们的性别不同,视角点也不一样,这样就给人以直观的真实感受。”

    沈跃点头道:“确实是如此。真实记录案件发生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这样才更能够说服人。比如提供证词的那位男性大陆游客,他的视角就是因为金虹的漂亮而一直暗中在关注着这个女人,这才符合大多数男性的心理,而女性的视角却完全不同。日本人的严谨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不过他们还是忽略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侯小君的眼睛瞬间一亮,但是即刻又感到有些颓丧:我怎么什么都没有发现?沈跃看着她,仿佛知道她此时内心的想法,继续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们是心理研究者,应该时时刻刻从心理的角度去分析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逻辑。很显然,当时金虹的那个举动是不正常的。为什么这样讲?金虹去日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什么学术交流,而是旅游……嗯,她的这个想法也有些奇怪,我们暂且不去分析。据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