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机关迷影_第七章 海都商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海都商人 (第2/3页)

芳也在此刻做好了动手的准备,没有哪个罪犯会甘愿就擒,不管他想耍什么诡计,一旦被扣上,这些谋划就都将成为泡影。

    这种时候罪犯最常做的举动就是垂死挣扎,孤注一掷。

    然而对方的反应却十分坦然,他麻利的将手伸进铐环中,自己固定住双腕,“这样二位就放心了吧。”

    狄仁杰略有些意外的挑了挑眉,他沉思片刻才开口道,“你叫什么名字?”

    “在下麦克。”男子学着长安礼节拱手致意,只是因为手腕被扣住,姿势怎么看怎么别扭,“还请狄大人多加关照。”

    ……

    一个时辰后,麦克将狄仁杰和李元芳带到了九柱外圈的一片荒芜地中。

    这里已基本见不着层层相叠的废坊和一盏盏灯火,就连周边的温度似乎也低了许多。好在这片区域到处长着一种能发出淡淡冷光的苔藓,依靠这些自然采光,倒也能看清脚下的道路。两人发现,他们呼出的热气竟已在不知不觉中凝聚成了白雾。

    李元芳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咦——好冷。这边的温度为什么比店铺周遭低那么多?”

    “你们从来没有到过地下世界的边缘吗?”海都男子略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们一眼,“其实整个地下的温度都要明显低于地上,这也算是在此生活的代价吧。”

    “哼,谁信啊!你当我是什么都不懂的三岁毛孩么!”李元芳瞪眼道,“地下因为空气流通不畅的缘故,反而更适合保温,说是冬暖夏凉也不为过。何况四柱那边不是好好的吗?怎么就不见温度异常啊!”

    “这其中当然有原因。”麦克竖起一根手指道,“你知道为什么地下坊市都是上下堆叠,且围绕石柱呈环状排列么?”

    “这个嘛……我当然知道。”李元芳轻哼一声,“因为地下空间有限,没办法随意向周围扩张。”

    “你说的确实算一个理由,毕竟地底之下还有深渊,陷坑占去了不少地方。”麦克点头,“但最关键的还是九柱——这些经脉会周期性的散发出热量,就好比太阳一样。围绕太阳自然不用担心寒冷侵袭,只是靠得太近的话会有灼伤的危险。于是大家发现排成一圈是最合适的选择,不管是住在废坊下层还是顶层,都能享受到同样的温暖。”

    说到这里,他的步伐逐渐变慢下来,“可惜的是,废坊能堆砌的高度终归有限,不冷不热的区域也就那么一圈。之后无论是向内还是向外扩张,都避不开温度这一问题。所以你们只要在这里多待一阵就会发现,任何一根石柱周围,聚集起来的居民最多只有六圈,因为超过这个范围的地方,已经恶劣到不适合人长期居住。这六圈也被大家称之为六道轮盘,而我们现在,正处于第九柱六道外的边缘区域。”

    “你确定柱子周围有六个居住圈?”李元芳对此深表怀疑,“我们一路走过来,压根就没有看见几座坊楼。”

    “没有才正常。因为在地下,废坊本身也是稀缺资源。”麦克朝不远处努努嘴,“看那儿,我们到了。”

    映入狄仁杰和李元芳眼中的,是一个巨大的“垃圾场”。

    它的占地差不多跟四五个坊群相当,里面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废弃物,其中主要以废坊为主。它们相互垒成一堆,高度竟一眼望不到顶,其残破程度也远比在地面上看到的细碎。

    狄仁杰不禁联想到了山。

    事实上它就是一座由废墟组成的山峰。

    上百年里,长安城不断代谢着自己的组织,将陈旧的坊市丢弃地底——它们有部分落入深渊,再不见踪迹;而有部分则日积月累,形成了眼前的山。

    就像任何一座高山都有猎户、药农和矿工去开采一样,这座废墟之山亦有人在做着类似的事情。狄仁杰看到在垃圾场底部,几百人正埋头忙碌着——他们如蚂蚁般穿行于废墟之中,并时不时俯身下来,在脚下的残渣里翻找挖掘一番。几乎每个人背后都背着一个硕大的皮囊,当它装得满满当当时,几乎压得人难以直起腰来,狄仁杰甚至怀疑只要一次撇脚,这份重量就足以让背负者付出惨痛的代价。

    如此辛勤劳作的景象,他还是第一次在地下见到。

    帮派会做这种事情吗?

    不,不对,他心里忽然浮出一个念头……这些人恐怕并非帮派份子。

    随着离废墟山越来越近,有不少人注意到了狄仁杰一行人的到来,一些地底居民还主动向麦克打起了招呼,后者也一一点头回应。狄仁杰见状拿出一条布摊,盖在了百器堂老板的手上。

    “唷!这不是麦老板吗?”

    “您怎么会有空来这儿?”

    “都说过好多次,我不姓麦,你们可以叫我商人先生,或者直接称麦克也行。”

    “知道啦,麦老板。”

    “这两位是谁,您的朋友吗?”

    “呃……不是,他们是从地上来的。”麦克咳嗽两声后说道。

    此话一出,众人的眼中顿时多了些警惕与排斥。

    “他们不太喜欢跟陌生人打交道,特别是地上来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