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宰_第0014章 谋国三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014章 谋国三谏 (第1/2页)

    “其一,阳侍中托臣转告陛下:交好匈奴、暂避战端以许民休养生息,此乃自太祖高皇帝时,吾汉家便暂行之国策。”

    “万望陛下忍辱负重,暂同北蛮虚与委蛇,以待将来。”

    未央宫,宣誓殿内。

    听着季布的回禀,刘盈无不不可的稍点点头。

    就见季布将话头一转:“然!”

    “阳侍中以为,对外不和亲、不质子、不割地——此三者,乃江山社稷、国祚尊威之底线!”

    “白登一战,迫太祖高皇帝以交好之策行于北蛮,然高皇帝和亲之意,彼时便为太后所力阻。”

    “今陛下莅临神圣,尚未加冠亲政,恩威未立;若坐视太后和亲匈奴而不阻,则陛下威仪必将大损!”

    “故阳侍中之意,陛下可恳请太后,以钱、金、粮、茶、布、绸、纨等财物贿于北蛮,以示汉交好之意;独万不可使太后准和亲之策……”

    听着季布将阳毅的意见一点点道出,天子刘盈的面色,竟从最开始的沉默,一点点变得愤慨起来。

    “彩!”

    就见刘盈猛地一拍眼前的御案,顺势站起身:“彩!”

    “不和亲、不质子、不割地!”

    “诚如阳毅所言,此三者,当乃江山社稷之威严所在!”

    气势如虹的喊出这句话,刘盈的心中,也不由回想起几年前的往事。

    短短四年之前,刘盈的父亲,太祖高皇帝刘邦刚结束汉匈平城战役,从冒顿设在白登山的重围中突围出来。

    率领大军回转长安之后,刘邦终于意识到:真正让北方不得安宁的,并非是长城以北的匈奴人,而恰恰是刘邦为了防备匈奴人,封在汉匈边境的异姓诸侯!

    ——汉匈平城战役,就是因为韩王信勾连匈奴,才正式爆发!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刘邦便放下了‘在有生之年,为汉室解决掉匈奴’的打算,将注意力专注在了异姓诸侯王势力的剪除之上。

    既然如此,那刚打过一仗的匈奴人,自然就需要稳住了。

    为了稳住匈奴人,刘邦便打算把自己和吕雉的长女,刘盈的长姊,如今的鲁元公主刘乐嫁往匈奴,以示汉室的诚意。

    刘盈还清晰地记得:当父亲刘邦派人,将姐姐刘乐拽入宫中,对其交代嫁去匈奴后的事宜时,冲入大殿的母亲吕雉,是怎样的怒发冲冠!

    ——为了阻止女儿被嫁去匈奴,吕雉甚至连其兄长周吕侯吕泽,也一同带入了宫中!

    最终,刘乐幸运的被母亲和舅舅留在了长安,并在几年之后,嫁给了被贬为宣平侯的故赵王,张敖。

    “唉~”

    “若彼时得阳卿在,父皇又怎会起和亲之念?”

    “母后同父皇,又怎会自此冷眼相对,相面无言,直至父皇驾崩?”

    “舅父大人,又怎会为父皇所猜疑……”

    暗自思虑着,刘盈不由长叹口气。

    待反应过来季布的存在,又将面色稍一正。

    “此事易尔。”

    “白登一战过后,太祖高皇帝便曾起和亲之念,然为母后所阻。”

    “如此观之,母后当亦是不愿和亲的。”

    说着,刘盈便暗自做出‘等会儿去趟长乐宫’的决定,又抬头望向季布。

    季布自是立马会意,稍一拱手:“其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