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皇家发行商_第497章:北道同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97章:北道同盟 (第2/2页)

,遣使拜见赵昕,表示愿意自去帝位,永为宋臣,但求偷生而已。

    都已经这个时候了,谁关心坐在那个位置上的是皇帝,是国王还是大汗,赵昕想要构建新的草原秩序,旧有秩序势必要经过重组。

    草原广大,契丹人杀不尽,即便是杀完了,也会有新的势力过来填补空缺,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去做那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赵昕改口称愿意接受耶律涅鲁古的条件退兵,但是要耶律涅鲁古作为降臣随赵昕至汴京。

    耶律涅鲁古是个人物,赵昕不放心他在草原,眼下契丹贵族心思各异,索性一口气将他们重新分成八部,势力不再统一,自然也就失去了威胁。耶律阿保机当年统一八部,恐怕没有想到还有被分开的一天吧。

    除了契丹被分成八部之外,赵昕打着公平的名义,帮助各族确立自己的游牧地,大大小小分了上百个势力,整个草原被赵昕拆分地一团散沙。

    与此同时,赵昕仿照南道同盟,设立北道同盟,承认这些种族聚集地是为国家。关键是构建起经济依附关系,赵昕一口气在当地收购大量羊毛,羊毛收割之后或是在当地加工,或是运送至宋朝制成羊毛制品。

    经济依附关系确立之后,便是成立军事同盟了。同盟的目的并不是对外扩张,而是维系内部稳定,这是和以往政权最大的不同。如果有哪一个部落强大起来想要吞并其他部落,同盟军就需要出动打掉这个部落不切实际的想法。

    做完了这一切之后,赵昕借口西夏出兵助辽击宋,尽灭西夏而有其地。随后兵锋直抵青藏高原,设为郡县,避免下一个吐蕃出现。再之后,可以顺势西进收复西域,但是赵昕没有这样做,一口气吃得太多,已经有些消化不良了,这西域先缓一缓,赵昕还没有派遣人马探查当地势力分布,西夏故地也需要时间来稳定。

    当赵昕回到汴京的时候,已经是功比天高的存在,赵昕在宣德门楼上郑重宣布国战功成,以告天下。各地开始有序归还土地,同时分配战功等。

    赵昕消灭了外敌,扬大宋军威于外,但是在解除国战这件事上面,则是遭到了不小的反对,反对的人中,主体还是赵昕的亲信,包括大量的贫苦百姓。

    原因也很简单,国战之下,人人平等,地主和贫农一起耕种,朝廷府库前所未有地充盈,人人衣食无忧,所谓三代之治,无过于此。如今将土地重新交还给地主富农们,社会重新变得不平等起来,贫富分化,百姓复有饥寒之苦。

    在他们眼中,赵昕当初说要实现人人有衣穿的局面,国战状态就是最好的办法,经过实践,人人都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百姓温饱,国家富强,这样的社会不好吗?

    赵昕和他们解释现在之所以情况这么好,是因为有外患,百姓勤于耕种,为自保也。一旦外患消失,效率会下降,奈何无人听赵昕这个天子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