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金版-心理学常识1000问_导读篇 第三章 书籍与历史--流淌在时间里的思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导读篇 第三章 书籍与历史--流淌在时间里的思想 (第1/5页)

    导读篇第三章书籍与历史--流淌在时间里的思想

    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应作为心理学开始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真正科学的标志。

    1879年心理学从哲学、神学、医学等其他科学中分离出来,正式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

    因此,1879年也就成了心理科学真正历史的开始。

    从1879年到今天,心理学的真正历史只有短暂的100余年,但由于它又有着一个长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往往认为心理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在这百余年的历史中,它获得了惊人的发展。

    冯特,是公认的把心理学转变成一门正式独立学科的真正奠基者,也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心理学家。

    创建一门独立心理学的最早建议见之于他写的《对感官知觉学说的贡献》一书。

    在这本书里,他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建立独立心理学的思想与方法。

    后来,冯特又出版了一本题为《生理心理学原理》的重要著作。

    在这本书里,冯特系统地总结了19世纪中叶以前的所有心理学成果,并详细地阐述了各种心理过程以及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生理解剖。

    在这本著作中,冯特把心理学牢固地确立为一门有明确研究对象、任务和实验方法的科学。

    因此,《生理心理学原理》是心理学史上第一本真正的心理学专著。

    在100多年的历程中,整个心理学界出现了它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学术探讨方面的繁荣局面。

    在冯特的心理理论体系形成以后,出现了许多理论,或继承了冯特的理论,或反对冯特的理论,或独树一帜、另辟蹊径的,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心理学派多达几十个。

    而且,这些学派分布广泛,遍布世界各国。

    真可谓是学派林立、学说各异、百家争鸣。

    《心理物理学纲要》是谁写的?

    费希纳提出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之间有规律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的构想,且对此做了大量实质性的工作。

    他提出的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的基本心理物理规律,已经成为心理学中运用精确方法的典范。

    这一规律揭示了,刺激的效果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例如,在100只点燃的蜡烛中再加上一支蜡烛,我们不会感到它的亮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但是,如果在点燃一只蜡烛的基础上再加上一只蜡烛,就会感觉到亮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要使感觉强度有所增加,就必须使刺激强度按照一定的比例增加。

    一般地说,刺激强度增加10倍,感觉强度可以增加1倍。

    另外,费希纳在心理学的研究中还发展了心理测量方法、最小可觉法、正误法以及均差法。

    费希纳在他近60岁时还发表了名为《心理物理学纲要》的名著,奠定了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实验心理学的基础。

    《梦的解析》是写什么内容?

    《梦的解析》(德语:dietraumdeutung)又叫做《释梦》,第一版出版于1990年,是弗洛伊德的一本著作,也是心理学的经典书籍。

    该书开创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引入本我概念,描述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用于解释梦,作者描述了梦的材料、梦的伪装、梦的工作、梦的心理过程等来阐述梦的解析方法,是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

    《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是谁写的?

    1901年弗洛伊德发表了此书,书中记录了弗洛伊德的病人、朋友或他自己的实例,约有300多个。

    本书主要探讨了弗洛伊德从对类似语误、读误、笔误、遗忘、记忆的缺失和错误等病状的分析与研究。

    他发现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理,都是基于我们的潜意识或无意识。

    它们之所以发生,是因为那些被遗忘和错记的事情被我们潜意识或无意识回避。

    他的这个观点,与他对梦的解析是一致的。

    不仅是我们的梦,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遗忘和错记,都源于我们的潜意识或无意识。

    《性学三论》是谁写的?

    弗洛伊德在1905年发表的这本书,主要研究了人类性欲之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这是弗洛伊德继《梦的解析》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