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金版-心理学常识1000问_拓展篇 第二十七章 心理不适与障碍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拓展篇 第二十七章 心理不适与障碍2 (第1/8页)

    拓展篇第二十七章心理不适与障碍2

    分裂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有哪些?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对其特征描述如下。

    有奇异的信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称的行为,如相信透视力、心灵感应、特异功能和第六感官等。

    奇怪的、反常的或特殊的行为或外貌,如服饰奇特、不修边幅、行为不合时宜、习惯或目的不明确。

    言语怪异,如离题、用词不要、繁简失当、表达意见不清,而并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碍等因素所引起的。

    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错觉、幻觉、看见不存在的人。

    对人冷淡,对亲属也不例外,缺少温暖体贴。

    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

    多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触,除一级亲属外无亲密友人。

    至少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分裂样人格障碍。

    分裂型人格障碍怎样形成又如何治疗?

    分裂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一般与人的早期心理发展有很大关系。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终日不断被父母责骂、批评,得不到父母的爱,他就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如果父母对子女不公正,就会使儿童的是非观念不稳定,产生心理上的焦虑和敌对情绪,有些儿童因此而分离、独立,逃避与父母身体和情感接触,进而逃避与其他人和事物的接触,这样就极易形成分裂型人格障碍。

    分裂型人格障碍的具体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社交训练法,有助于纠正不合群性

    首先,要提高认知能力,明白孤独不合群、严重内向的危害,自觉投入心理训练。

    其次,制定社交训练评分表。

    自我评分、每天小结、每周总结。

    以奖励表扬为主,对每一点滴进步都要加以肯定,并给予强化,以鼓励其自信心,这一点很重要。

    切忌批评责备,以免造成患者心理反感和对自己丧失信心。

    训练内容从简到繁,从易到难。

    兴趣培养法

    培养兴趣有助于克服兴趣索然、情感淡漠的人格。

    首先,提高认知。

    能够有意识地分析自己,确定积极人生的理想追求目标。

    其次,多参加社会实践。

    要创造条件,有意识地接触社会实际生活,扩大接受的社会信息量,促使兴趣多样化。

    最后,多参加兴趣活动小组,如绘画、歌咏、舞蹈、艺术、体育锻炼、科技活动等小组,这是培养兴趣的较好形式。

    什么是自恋型人格障碍?

    小怡从小就备受溺爱,父母和两个比她大很多的哥哥都把她当成掌上明珠。

    她聪明伶俐又漂亮出众,无论在哪里都是人们注意的焦点。

    大学时她是校花,追捧者众多,可在宿舍里她却是最让人讨厌的人,因为她总是不打扫卫生、不叠被子、半夜大声打电话……还经常叫别人给她打饭,却不知道说谢谢。

    后来找了个男朋友,对她也是百依百顺,她动不动就耍脾气。

    后来,男朋友和她提出分手,说:“你这个‘刁蛮公主’,我可伺候不了你一辈子。”

    她实在是想不通,自己这个“仙女”竟然被人甩了?

    继而非常愤怒,决心狠狠地报复他。

    上例中的小怡就是自恋型人格障碍者。

    目前尚无完全一致的自恋型人格障碍诊断标准。

    一般认为,自恋型人格障碍有如下特征表现。

    缺乏同情心。

    有很强的嫉妒心。

    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

    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所没有的特权。

    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

    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人特别关注。

    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分的幻想。

    坚信他关注的问题是世上独有的,不能被某些特殊的人所了解。

    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尽管不一定当即表露出来)。

    如何治疗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一般可采用以下治疗方法。

    解除自我中心观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最主要特征是自我中心,而人生中最为自我中心的阶段是婴儿时期。

    因此,必须了解那些婴儿化的行为。

    可以把自己认为讨人厌嫌的人格特征和别人对你的批评罗列出来,看看有多少婴儿期的成分。

    要时常告诫自己:必须努力工作,取得成绩来吸引别人的赞美;许多事都要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