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实干家_第九十一章 产业升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 产业升级 (第1/2页)

    贷款?

    有五亿身价还用得着贷款吗?

    就新科那点净资产,就算是去贷款按照银行的资产折算比,恐怕也贷不到多少钱吧。

    张华闻言满头雾水,不知道自家老板是什么操作。

    赵江川问道:“有问题?”

    “没!”张华连忙说道:“我就是觉得新科电子的资产就那么多,恐怕也贷不了多少钱......”

    “这还用我教你怎么做?现在央行目的是释放货币流通总量,增加市场活性,说白了就是往市场撒钱,各大银行肯定都有任务的,你让新科那边大量接订单,不管赚钱还是亏钱,只管接就是了。明白?”

    “这...这么做不会出事吧?”

    “出什么事?知不知道什么叫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咱们合法合规经营,为社会提供工作岗位,消减了不确定治安因素,带来了就业率和gdp增长,现在贷款扩大经营,帮助社会减轻就业压力,提供了货币流动性,就算有事也是好事。明白?”

    “......”

    张华只有小学文化。

    啥也没听懂。

    但之前赵江川说过不要质疑他的决定,他啥也不敢说,啥也不敢问,只能乖乖到了新科电子。

    新科电子老板卖了厂子之后,厂长和副厂长以及财务都被张华炒了鱿鱼。

    新换的厂长是内地一招商局的副局长,名叫廖鸿飞,因为工资太低内地任务重又实在招不来资金,便停薪留职下海出来拼搏。

    混了很久没赚到什么钱又不好意思回去复职,机缘巧合就沦落到了申城人才市场。

    张华见他是个人才,便以两千一个月的工资请了过来做厂长。

    副厂长孙高驰也是人才,某大型国企的副厂长,因为厂子破产无奈下岗沦落到了人才市场,被张华一眼相中就带来回来。

    还别说。

    张华虽然在赵江川面前唯唯诺诺,总感觉脑子不够用。

    但识人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

    廖鸿飞到底是在体制内混过的老油条,到了新科电子仅仅两天时间就摆平了新官上任的人际关系,体现出了远超普通人的社交能力。

    孙高驰也不差,两天时间将厂里原本一团糟的管理模式重新调整,还将厂里的业务基础都整理了出来培训业务怎么开发新的客户,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怎么看也不像是将厂管破产的副厂长。

    廖鸿飞这人很会来事,虽然是厂长,级别比孙高驰高,但满脸笑容,从不摆架子,每次见到孙高驰还主动递烟,两人又都是新来,很快就成了朋友。

    此时,两人凑在办公室里抽着烟,喝着茶,随口先聊着申城和内地的差距。

    说着说着,两人不知道怎么说道了申城人的那种倨傲。

    孙高驰有些义愤填膺说道:“我都不知道本地人从哪来的优越感,你说大家都是华夏人,他们凭什么看不起咱们外地人?”

    “人家这里经济好呗,觉得咱们外地过来都是乞丐讨生活的。”廖鸿飞哈哈一笑说道:“昨天出去被人鄙视了?”

    孙高驰恼火道:“不是,我儿子不是在交大读书吗,他去年谈了个女朋友,我想着现在工作也算是安定了就想跟女方那边父母见见,顺便吃个饭什么的。你猜怎么着?”

    “怎么了?”

    “女方那边父母找了个西餐厅,一顿饭花了五百多就算了,吃完给我整一句他们不同意,还说什么他们女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