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从木材商人开始的帝国时代_第三十九章 吏部铨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吏部铨选 (第1/2页)

    回到京城后,许森就准备参加吏部铨选。

    由于许森是门荫入仕,他初次当官的品秩要按照他爹许文宝的官位来定。

    许文宝官拜太仆卿,虽然较之前的贝州刺史更为清贵,但在品秩上依旧是从三品。依唐制,从三品子门荫从七品下,所以许森的散位就是从七品下的宣议郎。

    不过散位虽称本品,只与俸禄待遇挂钩,具体的职务还得由吏部负责考察分配。

    而且职事官与散官的品级一般不会一致,散官低而充高级职事官称守某官,散官高而充低级职事官,称行某官。

    当然对于初入仕途的人来说,一般只会出现散官高而职事官低的情况。

    像许森这样门荫出身的人,大都会被派往各府州充任参军作为起家官。和六曹参军不同,这种参军无实权,但对于刚走上仕途的人来说可以在这个位置上快速熟悉政事。

    许森之兄许鸿当年初入仕途的时候,就是做了一任普通的州府参军后,期满再次参加铨选,才升任荆州都督府仓曹参军。

    不过,说了这么多,你首先要过了铨选这一关再说。

    唐朝的吏部铨选有四条标准,一曰身,谓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辨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

    换做人话就是,首先你得长得帅,如果长得实在太丑,直接就gameover了。

    这点许森这副穿越后的皮囊,还是有点自信的,虽然不能说貌比潘安吧,但也做到了让武家大娘子芳心暗许。

    第二就是面试时能否口齿清晰,对答如流,这一点许森也不担心。虽然前世是社畜,但今生在国公面前都能谈笑风生,早就锻炼出来了。

    第三就是书法功底了,本来是许森的弱项,还好躲在少华山那半年里勤练书法,现在总算勉强能拿得出手。

    只有最后一项文理优长这点许森就犯怵了,写白话文也就罢了,文言文实在无从下手。所以,得知要参加铨选后,许森便一直在突击训练文言文写作水平。

    好在吏部官员对门荫出身的待选官标准比较宽松,让许森的“笔试”勉强过关。

    到了去吏部“面试”的前一晚,许文宝特意把许森叫到书房面授机宜。

    “三郎,正常情况下,你应该会被外放到府州任职参军。其他我不担心,就怕吏部会把你分配到河东去。”

    许森心里一惊,顿时没了将要当官的兴奋感,严肃道:“阿耶是担心李世勣?”

    “正是!”

    “那该如何是好?”

    “这就是我今晚找你过来的目的。”许文宝接着说道:“明日铨选时,主持铨选的吏部侍郎到时候会问你们这些待选官希望去哪里任职。”

    “那就好!”许森顿时放下心来。刚刚他属实被吓到了,还好吏部铨选还可以“报志愿”。

    许文宝摇摇头道:“你听我把话讲完。我回京的时间不长,对吏部侍郎唐皎并不熟悉。但这几日和其他相熟的同僚打听过,唐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