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1992_012 省城故事多(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12 省城故事多(五) (第2/2页)

一杯,今晚感谢你们的盛情款待。”

    余天明端起茶杯聊表谢意,就此打住经融投资的话题。三人边吃边聊,饭局的后半程余天明说得比较少,主要是顾定方在聊一些内地的情况,尤其是关中和豫省的一些历史文化和风土地貌。

    回到宾馆,余天明再次将玉佩拿出来欣赏一番,嘴角不自觉的笑了笑。

    顾定方两人懂一点金融常识,但很不专业,对关中和豫省的风土人情非常熟,估计没少跑。这两个地方是文物流出最多的地方,两人为人处世的提防之心没那么重,八成是手上有点闲钱的古董贩子,玉佩可能是他们这趟来内地的收获。

    第二天上午,余天明打了辆出租车,兴致勃勃的直奔省城古玩市场。

    在古玩市场里兜兜转转,余天明有些懵,偌大的古玩市场,门店倒是有不少,街道上冷冷清清的没几个人。除了偶尔见到几个老大爷在某个摊位上品头论足,余下的他就没见着一个年青人,更别说像他这样的少年人。

    找行家里手鉴定古董不是小事,这样盲目瞎碰不是办法,还是要找懂行的人指路才行,要不然就是无头苍蝇,弄不好还会吃亏。

    余天明挠了挠头,直接出了古玩市场,在市场入口处左右看了看,瞧见一家连着2个档口专门出售文房四宝的商店,想了想后径直走了进去。

    门店内到处摆放着一摞摞宣纸,一位穿着得体的中年妇女正专心致志的拨弄算盘,并没有觉察到有人进来。

    余天明在店内四处看了看,问,“阿姨,这里有上好的宣纸吗?什么价格?”

    中年妇女闻听声音,抬头看向余天明,伸手一指店中央摆着的货架,“宣州的宣纸最好,有好几个品牌,都在那个货架上,价格都差不了多少。”

    余天明装模作样的走过去看了一番,又问,“这个桃记的宣纸怎么卖?另外,阿姨,你能帮我推荐一家卖印章玉石口碑比较好店铺吗?我还要买一块印章,这两样东西我要送给省城大学的一位老教授。”

    中年妇女温和道:“桃记的65元一刀,送长辈老师,买桃记的宣纸最好,这是百年老品牌,买印章你最好去今古斋,就在进门右拐第一条街的第二家,那里的玉石印章材质好,质量有保障。”

    “那行,就按阿姨你说的买,桃记宣纸拿一刀。”

    花65块钱投石问路余天明觉得不亏,自家用不上也可以拿来送人。

    余天明一边掏钱结账,一边接着说,“阿姨,我不懂玉石,但玉石有真有假,我买的印章要送给老师,千万不能搞砸了,今古斋在这方面的信誉有保障吗?”

    “当然有,今古斋是个老字号,一门印章雕刻手艺传了四代。小兄弟,你放心,阿姨推荐给你的不会错,换做其他人,我都懒得说。”

    大概是见到余天明掏钱结账非常爽快,又是个少年人,中年妇女随口多说了几句。

    结完账提着宣纸出门,余天明直奔今古斋。走进门店,余天明有点诧异,门店内面积很小,估摸着只有15平方米,四周也没啥装修,简简单单的几个柜台摆得整整齐齐。

    听卖文房四宝的阿姨介绍,今古斋应该在这一片很有名气,而且是个老子号,但这门店也太寒酸了。

    一个衣衫不整,胡子拉碴的中年人坐在柜台后面,头发蓬松松的像是刚睡醒,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

    见到余天明提着宣纸进来,中年人并没有站起来起身迎客,老神在在问,“刻印章?”

    “刻印章。”

    见中年人这么问,余天明也干脆这么答。

    “用什么玉石?刻哪几个字?有什么其它要求?”

    中年打着连天的哈欠像是没睡醒,一连问了三个问题。

    余天明想了想,走向柜台,从兜里摸出玉佩放在手心,一边递过去给中年人看,一边道:“我要用这种玉石雕刻印章,刻4个字,要求雕刻技艺要媲美这枚玉佩。”

    中年人睁着迷迷糊糊的双眼朝玉佩看去,一看之下像是入了迷,便没有其它动静,只是眉头越拧越紧,双眼越睁越大,到了最后,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

    片刻后,中年人猛的站起身站,从柜台下摸出一双白手套迅速带上,郑重道:“小兄弟,你这块龙形云纹玉佩的材质不简单,我这里恐怕没有,不过这上面的雕刻技艺我倒是有把握,但我需要仔细看看这块玉佩,你放心,我就拿在手上看,不会离开柜台。”

    见中年人突然表现出一副郑重其事的样子,余天明眼神一亮,名字都叫出来了,龙形云纹玉佩,接着他心里又是一紧,暗骂自己真是蠢,玉佩上雕龙画凤的哪能简单,这玉佩只怕大有来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