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金版-我贫穷,我奋斗大全集_第8章 身边都是机会,看你怎么折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章 身边都是机会,看你怎么折腾 (第1/13页)

    第8章身边都是机会,看你怎么折腾

    每一个怀揣致富想法的人,都应当创立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

    留心隐藏在身边的好项目和好机会,加上你个人的智慧和胆识,就能从中折腾出财路。

    本章告诉大家的,正是发现身边商机的各种途径和方法。

    比别人快一步,就有机会赢

    成功需要机会,这是个真理。

    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无不是把握机会的好手,甚至有的企业家说“也许你现在一无所有,但只要抓住一次机遇,就会从此翻身。”

    的确,一次良好的机会,可以省去你很多年的奋斗时间。

    那么,如何才能抓住赚钱的机遇呢?

    核心的一个字就是:快。

    好机会始终是那么少,如果你没有敏锐发现机会的眼光,又缺少把握机会的速度,如何能够脱颖而出、赢得财富呢?

    抱怨自己没有机遇的人,永远是错误的。

    理论上,每个人都会邂逅各种各样的机遇,只不过有的人看见了、抓住了,有的人看不到或者视而不见。

    机会实在是稍纵即逝,突然间出现而又转眼间消失。

    当一个崭新的商机出现于人们视野中,有的人还在观望、徘徊和研究,有的人已经开始干起来了。

    抢先占得商机,你也就抢得了市场的制高点。

    霍英东看到军事物资的航运市场,才有了今天的英东集团;杨致远看到了网络市场的潜力,才有了今天的雅虎。

    他们行动的速度之快,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现实生活中,常听人感慨说“市场不好”“买卖难做”,实际上,只有不成功的经营者,而不存在不好做的市场。

    特别在现阶段,各种大大小小的新商品层出不穷,并且供需各异,使得新市场总会不断涌现。

    人们的需求变化,给每一个创业者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谁能够快速适应这一要求,抓住生活“缝隙”中的空白点,谁就能够捕捉到新商机。

    有一半把握的时候,你就要开始去做了,因为十全十美的准备是不可能的。

    世界上绝不缺乏商机,缺乏的只是发现商机的眼光和快速行动的决策。

    创业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三到”,即眼到、心到和手到。

    “眼到”,是指创业者眼光和眼力要到位,创业前要有一双“黄金眼”,既能够认清自身的能力,又能把眼光迅速瞄准和锁定适合自己的行业和项目,找到自己的创富点;“心到”,是指创业者要将创业前的心态调整到位,毕竟机会不等人,想好后快速做出决定,切忌拖拖拉拉、犹犹豫豫;“手到”,就更好理解了,那就是创业者的手要勤、干劲要足,但要避免眼高手低。

    唯有做好“三到”,你才有可能创富成功。

    这正如张文荣的经历一样:从离开故乡走南闯北跑业务,到如今做出了“电缆王”,他的每一步都是靠着自己的折腾和“快别人一步”的行动得来的。

    第一桶金,是张文荣率先抓住改革开放初期的“新潮服装热”,一个人从广东等地折腾梦特娇t恤到温州,很快为自己赢得20多万元的纯利,这也是他做成的第一笔大买卖。

    后来,张文荣又跑到冰天雪地的东北,发现当地日本摩托的售价比浙江、福建等地的价钱便宜很多,便急忙调动全部资金在当地买下300部摩托车运往南方销售,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赚了100万元。

    不久,张文荣又南下上海寻觅机会,他发现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口物资的流动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比如上海国有工业企业有大量的铜材作为废料堆积,而温州企业却由于缺乏工业原材料而无法开工。

    张文荣看准这一商机,从上海低价收购废铜运往温州出售,又一次以较快速度增加了他的财富积累。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城市的发展开始提速,这使得电缆的需求量大增,张文荣马上寻求上海电缆厂作为合作伙伴,成立了“上海电缆厂亚龙公司”,这也算是上海第一家民营企业与国有大企业合资的先例了。

    此后,张文荣相继建立了电器厂、灯具厂,公司的产品进入了浦东国际机场、市污水处理工程等重点工程项目。

    1997年,张文荣再一次快吃“螃蟹”,成功兼并了浦东电缆厂。

    经过几年的辛苦经营,浦东电缆厂扭亏为盈,年产值超过两亿元。

    想捕捉稍纵即逝的商机,思想上不能太保守,观念和行动上更要快!都说知识改变命运,其实观念和行动上的迅速才是最重要的。

    许多自诩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人穷困一生,而一字不识的文盲照样能身价过亿,原因何在?

    不就是他们脑瓜子灵活,观念和行动上比别人更快吗!我们渴望成功,更渴望能够迅速成功,这就需要我们想法上要寻求捷径,行动上不能犹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