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宋_第二百四十八章 科举制度的发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八章 科举制度的发展 (第2/3页)

公权贵参加,有很多权贵就在聚会中甄选女婿,这对那些既得官位又得娇妻的穷酸学生来说,自然美是天大的喜事。

    唐代诗人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以此表达高中后的愉悦心情。

    柳宗元常科登第后,经吏部考试合格,即刻被授予“集贤殿正字”。

    相反,一些通过了科举考试却没有通过吏部考试的人则没有那么幸运,只能到地方上去任官员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

    比如韩愈在考中进士后,吏部考试三次都没有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如此才总算踏进了官场。

    而且唐代科举,不仅要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名人推荐,考生因此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趋之若鹜。

    上面都已经说了,这种体制隐含着很大的裙带关系和腐败倾向,但也的确有很多学子因为才华显露头角,算是有利有弊吧。

    像是大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结果受到了极力称赞,白居易的仕途因此得益不少,不然他想要在诗人辈出的唐朝,崭露头角,也没那么容易。

    而武则天时期,女皇帝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

    一旦通过了前面考试,学子们便可以到殿堂之上由皇帝亲自考问,这无疑是莫大的荣幸。

    但在,唐代殿试还只是偶然行为,没有形成制度,一直到了宋朝,才固定下来。

    此外武则天还开创性的设立了武举,考试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科目,由兵部主考,“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武举考试算是在唐朝末年的混乱时期发挥了重要作。

    因为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郭子仪,就是武举出身,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是中国历代武举生中唯一一位官至宰相者。

    此外唐朝还诞生了一位文武双科状元,此人便是郑冠。

    823年,郑冠高中文科状元,828年,郑冠又中武举状元,他因此成为中国历史唯一先考取文状元又中武举状元的人。

    此外除了考生们可以自己联络考官,培养感情外,官员们也可以向选拔部门推荐自己心仪的考生,这称为“公荐”。

    同时因为唐朝是一个诗歌的王国,所以在开元天宝年间,进士科甚至一度只考诗赋,不考其他,也偏离了选官的主旨,算是不务正业了。

    毕竟作诗写赋是文学功底,只能说明你文学素养很好,可是文学素养与为官所需的政治能力并没有直接关系。

    再加上因功授官和门第荫袭,所以终唐一代,官员队伍中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人数并不占多数。

    可是到宋朝,这一情况却大大改观,首先文官绝大部分都是科举出身,其中进士科成为高级官吏的主要来源。

    有学者统计,在唐朝290年中,科举共取进士6603人;而在两宋316年中,完全依靠考试成绩的进士达43000人。

    而且宋代共有135位宰相,其中90%以上系科举出身。

    所以宋朝算是完善了科举制,真正实现了通过考试选拔官吏。

    像是宋代科举正式确立了三级考试制度,三年举办一次。

    由地方主持的初选考试称为“乡试”或“解试”,合格者有资格参加中央级的考试。

    同时宋朝严禁“行卷”和“公荐”,对整个考试过程中严加控制。

    考官在考试前全部进入贡院(专门的考试场地),考试期间不得外出或会见亲友。

    考官的亲属如果参加考试另行组织,叫“别头试”。

    为防止考生作弊,进考场之前还要进行搜身。

    为防止考官在判卷环节徇私情,考卷要“糊名”,密封考生信息;还要誉录,考卷密封编号之后发送誉录院,由书手在官员监督下抄写副本,将副本送考官评定,防止以字识人。

    试卷经三级核定成绩后方可拆封、公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